不勝寒是什么意思?
“不勝寒”一語出自宋代詩人陸游的《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全詩如下: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鐵關愁。
翰海闌干百尺樓,西山獨立不勝秋。

這首詞表達了陸游的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遺憾。詞中“不勝秋”意為抵御不住秋寒,暗喻心中難以消解的憂愁和悲憤。
因此,“不勝寒”一語通常用來形容內心的寒冷、凄涼和孤寂。它可以指:
無法抵御外部的嚴寒或困境:例如,當一個人身處逆境,孤立無援,就可能感到不勝寒。
內心深處感到寒冷和空虛:即便身處溫暖的環境,但如果內心深處缺乏溫情和歸屬感,也可能產生不勝寒的感覺。
無法釋懷的遺憾和痛苦:當一個人經歷了重大的挫折或失去,心中留下無法填補的傷痛,就會感到不勝寒。
“不勝寒”這個詞語不僅具有文學意義,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被用來描述各種情緒和處境。當我們感到孤獨、無助、失落或悲觀時,都可以用“不勝寒”來表達我們的心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