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啼不住?聲聲啼不住,究竟訴說著怎樣的離愁別緒?
自古以來,離別之苦總是令人難耐,而這種苦楚更是在婉約的詞曲中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正如那首傳唱千年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在這首詞中,作者李清照通過一系列的疊詞,將離別后寂寥無助的心情刻畫得入木三分。那沓沓的腳步聲、那冷冷的空房間、那凄凄慘慘的景象,無不令人心生悲涼。而天氣轉暖又乍寒,更讓作者的心緒難以平復。
酒雖能解愁,但終究敵不過晚來的風急。一陣陣風吹過,勾起作者無限的傷心回憶。雁群南飛,聲聲悲鳴,更像是與舊人離別的陣陣哀嚎。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詞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滿地的黃花起興,比喻自己憔悴的心境。曾經鮮艷奪目的花朵,如今凋零枯損,無人問津。作者獨自守著窗兒,看著天色漸漸暗下來,梧桐葉上細雨點點,更添幾分愁緒。
詞的結尾,作者發出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個"愁"字,將作者內心的離愁別緒表達得淋漓盡致。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苦楚,一種深入骨髓的痛楚。
《聲聲慢》這首詞,不僅是一首傷感的離別之作,更是一幅生動傳神的離愁畫卷。它以其細膩的情感描寫和精巧的意象運用,勾勒出離別時那百轉千回的復雜心緒,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一聲聲啼不住,聲聲訴說著離愁別緒。這種情緒,跨越時空,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境遇中,依然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因為它觸動了我們內心的最柔軟之處,喚醒了我們對離別的期盼與遺憾。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