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指因貨幣供給大于貨幣實際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的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表現形式為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其程度用通貨膨脹率來衡量。
中國的通脹壓力的原因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通貨膨脹率為1.1%,較2020年下降2.2個百分點。2021年通貨膨脹率最高的月份是11月,達到了2.3%;最低的月份是1月,是-0.3%。這12個月的通貨膨脹率之和恰好是12%,平均值是1%。
2010-2021年中國通貨膨脹率
2021年1-12月中國通貨膨脹率情況
2021年,美國通脹率同比增長6.8%,達到了近四十年來的新高。面對高通脹,零售企業減量不減價,以此來應對通脹帶來的成本飆升。
2010-2021年美國通貨膨脹率走勢
PPI反映了經濟活動過程中生產端的通貨膨脹程度,CPI反映了經濟活動的末端,即消費端的通貨膨脹程度。CPI和PPI都是觀察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描述了經濟活動不同環節的通貨膨脹程度。
國家統計局公布,2021年12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1.5%,環比下降0.3%。全年CPI同比上漲0.9%。美國勞工部稱,美國2021年12月的CPI同比上漲7%,創下近40年來的最大漲幅。依此計算,美國全年的CPI同比上漲幅度為4.7%。接近5%的中度通貨膨脹標準。
2021年中美兩國CPI同比上漲情況
2021年12月份,中國PPI同比上漲10.3%,環比下降1.2%,全年PPI同比上漲8.1%。2021年12月份,美國的PPI同比上漲9.7%。全年平均上漲6.3%。
2021年中美兩國PPI同比上漲情況
PPI反映了經濟活動過程中生產端的通貨膨脹程度,CPI反映了經濟活動的末端,即消費端的通貨膨脹程度。CPI和PPI都是觀察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他們描述了經濟活動不同環節的通貨膨脹程度。
在2021年的通脹中,從中美兩國企業方面來看,中國企業承擔了較大的壓力,損失比例為89%,而美國企業損失比例為25%。從中美兩國消費者方面來看,美國的消費者承擔了較大的損失,損失比例為75%,而中國消費者損失比例僅為11%。
2021年的通脹中,中美兩國企業和居民承擔的通脹損失比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