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財經大V技術如此多嬌,引無數投資者競折腰”的情況不勝枚舉,但隨著監管的整頓旋風一起,無數財經大V也紛紛翻車。
證監會官網7月1日披露,近日,上海某坐擁400萬微博粉絲的財經大V徐某,因涉嫌在微博、直播間發布虛假投資平臺廣告信息、忽悠投資者在黑平臺交易50ETF期權,被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經營罪、幫助網絡信息犯罪活動罪、虛假廣告罪提起公訴。
經上海證監局核查,徐某等人搭建黑平臺,利用自身大V影響力發布虛假廣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累計誘導350余名投資者入金,涉案金額超3000萬元,已涉嫌構成犯罪。證監會鄭重提醒廣大投資者:不要輕信所謂財經大V推薦,要選擇合法機構,遠離非法平臺,堅持理性投資,謹防上當受騙。
代理期權分倉軟件,明知故犯“割韭菜”
根據今年3月份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曝光的徐某“割韭菜”手法,2019年,陳某、李某(均另案處理)等人與他人簽訂代理合同,代理期權分倉軟件,在未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未取得期貨、期權經營資質的情況下,從事非法經營期權的活動。數據時代,流量為王,為了將此分倉軟件宣傳出去,陳某便找到了朋友——財經大V徐某,2019年6月,兩人簽訂了合作協議,徐某幫助陳某代理此款分倉軟件,約定利用徐某的影響力引流粉絲至該分倉軟件上進行投資,徐某每單收取傭金20元左右。
此后,財經大V徐某便在平臺上發文進行宣傳推廣,以無需資金限制、交易限制等為誘餌將粉絲引流至該軟件。后來眼看產品的效益不錯,徐某還讓自己團隊的員工在直播間推廣此產品,并通過自己的客服人員招攬客戶進行投資,參與期權買賣業務,從中賺取傭金。經審計,徐某涉及12個代理賬戶,涉案金額1600余萬元,違法所得150余萬元。
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提到,作為私募管理人員,徐某具有相應的金融知識,其明知場外分倉系統系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但為了利益,仍然毫不猶豫地割起了粉絲韭菜。
據悉,在參與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活動之外,徐某還通過發布真實性未經核實的廣告為中介導流,從中賺取高額的廣告費用。2020年6月,徐某在明知新廣告鏈接與先前被舉報為詐騙鏈接相同的情況下,仍繼續多次發布該廣告,僅在廣告后添加了一些“不要做股票以外的投資”“不要與其他銀行賬戶發生資金往來”之類的提醒,非法獲利39萬元。
最終,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以涉嫌虛假廣告罪、幫助網絡信息犯罪活動罪、非法經營罪三罪并罰對徐某提起公訴。徐某也自愿認罪認罰,并簽署了相關具結書。
財經大V“劣跡斑斑” ,監管機構提醒不要輕信
據了解,上述披露的財經大V徐某便是私募管理人徐曉峰。天眼查信息顯示,徐曉峰共有6家關聯公司,徐曉峰擔任其中4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5家公司中持有股份,其身份有上海覽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覽領資產)董事長兼總經理、敦安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等。
其中,上海覽領資產為徐曉峰于2006年4月17日在上海成立的私募公司,于2015年9月2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公司管理規模在0-5億元,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都是徐曉峰。上海覽領資產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產品合計7只,包括覽領價值成長、覽領滁州大牛、覽領曉峰對沖基金一號、覽領曉峰宏觀策略新格局等。目前,上海覽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被中基協提醒異常經營,徐曉峰的7只私募基金也已全部被清算。
據了解,上海覽領資產曾因借款合同糾紛被起訴,于2022年2月被法院強制執行103萬余元,之后該公司與徐曉峰被限制高消費。此外,徐曉峰擔任董事的中明嘉業(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存在多條終本案件、失信被執行人信息。
徐曉峰本人早先在微博上非常活躍,經常對A股市場發布預測信息,但在去年7月,徐曉峰微博便不再更新。去年8月,市場有傳聞稱財經大V徐曉峰已被警方帶走,原因疑為開設對賭ETF盤,伙同他人坐莊坑害開戶的散戶。
對于上述財經大V“割韭菜”案件,證監會再次提醒廣大投資者,不要輕信所謂財經大V推薦,要選擇合法機構,遠離非法平臺,堅持理性投資,謹防上當受騙。
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表示,金融廣告是廣大金融消費者了解金融信息和產品的重要渠道,金融犯罪分子利用媒體公信力,對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包裝宣傳,使群眾財產遭受巨大損失,影響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刑法》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應以虛假廣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廣告推廣等幫助的,應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自媒體從業者在未經核實情況下發布虛假廣告內容,將受到法律制裁。同時,廣大金融消費者也要提升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及能力,不要對大V們盲目聽信,損害自己的錢袋子。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