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旗下的ST,怎么看呢?
ST板塊是一個風險相對較大的板塊,市場上已經給出了相應的警示,比如說ST、星號ST等等。但是有一批ST品種相對的比較特殊,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它的大股東是屬于央企或者說旗下的子公司、孫公司等等。這種情況會有怎么樣呢?舉個例子。
所謂相對的底部,多數的情況下,他的股票價格運行在它的中長期趨勢均線也就是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上方。但是,形成長期橫盤、波動較小、持續橫盤的特征。
它具有比較多的概念,它有新能源車的概念,央企改革的概念,虛擬現實的概念,量子科技的概念,超清視頻的概念等等。但是它的財務指標,連續兩年相對的比較差,2017年的利潤是2.6億元,2018年的利潤是20.06億元、2019年的利潤是0.065億元、2020年虧損26.34億元,2021年是虧損14.76億元。
從營業收入來看,信息服務業的營業收入是26.5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9.85%。房地產行業的營業收入是0.03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0.15%。經營業績的持續性下滑,以至于戴上了ST的帽子。
現在橫盤方向相對不太明了,持續性的觀察和跟蹤也是一個現實的選擇。
第二只ST華源。ST華源的股票價格是2.85元,它的漲幅是0.39%,換手率是0.97%、流通股本是15.3億。
作為st的品種,他在相對的底部持續的時間相對得比較長,從2020年四月上旬一直進行橫盤,但是具有一定的特征,這個特征就是在2020年四月至2021年一月期間,一直運行在中長期趨勢均線之上。然后他的股票價格下跌到中長期趨勢均線之下,并且在趨勢均線之下的橫盤時間也達到了七個月之久。
從它的主營業務收入來看,售電營業收入是68.8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70.26%。供熱產品的營業收入是25.1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5.9%。
但是它的第一大股東是央企性質的電力集,持有的數量達到了8.81億。十大股東持有的股數達到了9.6億、占比例達到了48.85%、a股投資者的賬戶是4.46萬戶、戶均持有14670股。
中長期技術指標MACD在底部金叉之后,雖然有放量,但是量能仍然比較平穩。趨勢性的方向不太明確。仍然值得持續性的觀察。
第三支ST德豪。它的股票價格是1.66元,漲幅是1.22%,換手率是0.52%,流通股本是17.3億。從技術上看,他現在的股票價格仍然處于中長期趨勢均線之下,進行盤整、盤整再盤整。
它具有較多的概念,有綠色照明概念,電商概念,股權轉讓概念、粵港澳概念等等。他小家電行業的營業收入是17.5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84.36%。LED行業的營業收入是2.8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13.87%。
它的前十大股東持有7.21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41.17%。A股投資者賬戶是4.76萬戶,戶均持有流通股是36000股。
有意思的是,ST品種流通股本相對的比較大,股票價格相對的比較低,趨勢性的方向暫時不太明確。跟蹤和觀察也是一個良好的投資策略。
第四只ST沈機。ST沈機的股票價格是5.30元,它的漲幅是0.38%,換手率是0.15%,流通股本是16.8億。從技術上看,ST沈機一直運行在多頭的趨勢均線之上,無論是中期均線,短期均線,長期均線都已經成為他股票價格的相對的支撐。
它具有比較多的概念,它有高端裝備概念,智能機器概念,央企改革概念,工業母機概念,工業互聯概念等等。他工業機床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2.9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76.4%。工業配套行業的營業收入達到了4億,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3.6%。
它的十大股東累計持有9.14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54.31%。A股投資者賬戶是6.74萬戶、戶均持有的流通股2.49萬股。
從中長期趨勢性的指標MACD來看,MACD仍然處于沒有相對方向的情況,也隨著股票的價格進行了持續性的長期的盤整方向,相對的不夠明確。階段性的觀察和跟蹤,就是一個必要的策略。
面對做了這種情況,第一大股東是央企,或者說他央企旗下的品種,未來的趨勢和方向會怎么樣呢?
很多中小投資者對這種情況給予比較多的希望。但是他們的經營業績持續的下滑,以至于產生相對的虧損狀況,股票價格也進行了持續的下跌。
面對這種情況,央企旗下ST品種會怎么樣呢?
你是怎么看的呢?
分析供參考,投資要慎重
央企旗下的ST,怎么看呢?
ST板塊是一個風險相對較大的板塊,市場上已經給出了相應的警示,比如說ST、星號ST等等。但是有一批ST品種相對的比較特殊,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它的大股東是屬于央企或者說旗下的子公司、孫公司等等。這種情況會有怎么樣呢?舉個例子。
所謂相對的底部,多數的情況下,他的股票價格運行在它的中長期趨勢均線也就是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上方。但是,形成長期橫盤、波動較小、持續橫盤的特征。
它具有比較多的概念,它有新能源車的概念,央企改革的概念,虛擬現實的概念,量子科技的概念,超清視頻的概念等等。但是它的財務指標,連續兩年相對的比較差,2017年的利潤是2.6億元,2018年的利潤是20.06億元、2019年的利潤是0.065億元、2020年虧損26.34億元,2021年是虧損14.76億元。
從營業收入來看,信息服務業的營業收入是26.5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9.85%。房地產行業的營業收入是0.03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0.15%。經營業績的持續性下滑,以至于戴上了ST的帽子。
現在橫盤方向相對不太明了,持續性的觀察和跟蹤也是一個現實的選擇。
第二只ST華源。ST華源的股票價格是2.85元,它的漲幅是0.39%,換手率是0.97%、流通股本是15.3億。
作為st的品種,他在相對的底部持續的時間相對得比較長,從2020年四月上旬一直進行橫盤,但是具有一定的特征,這個特征就是在2020年四月至2021年一月期間,一直運行在中長期趨勢均線之上。然后他的股票價格下跌到中長期趨勢均線之下,并且在趨勢均線之下的橫盤時間也達到了七個月之久。
從它的主營業務收入來看,售電營業收入是68.8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70.26%。供熱產品的營業收入是25.1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5.9%。
但是它的第一大股東是央企性質的電力集,持有的數量達到了8.81億。十大股東持有的股數達到了9.6億、占比例達到了48.85%、a股投資者的賬戶是4.46萬戶、戶均持有14670股。
中長期技術指標MACD在底部金叉之后,雖然有放量,但是量能仍然比較平穩。趨勢性的方向不太明確。仍然值得持續性的觀察。
第三支ST德豪。它的股票價格是1.66元,漲幅是1.22%,換手率是0.52%,流通股本是17.3億。從技術上看,他現在的股票價格仍然處于中長期趨勢均線之下,進行盤整、盤整再盤整。
它具有較多的概念,有綠色照明概念,電商概念,股權轉讓概念、粵港澳概念等等。他小家電行業的營業收入是17.5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84.36%。LED行業的營業收入是2.88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13.87%。
它的前十大股東持有7.21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41.17%。A股投資者賬戶是4.76萬戶,戶均持有流通股是36000股。
有意思的是,ST品種流通股本相對的比較大,股票價格相對的比較低,趨勢性的方向暫時不太明確。跟蹤和觀察也是一個良好的投資策略。
第四只ST沈機。ST沈機的股票價格是5.30元,它的漲幅是0.38%,換手率是0.15%,流通股本是16.8億。從技術上看,ST沈機一直運行在多頭的趨勢均線之上,無論是中期均線,短期均線,長期均線都已經成為他股票價格的相對的支撐。
它具有比較多的概念,它有高端裝備概念,智能機器概念,央企改革概念,工業母機概念,工業互聯概念等等。他工業機床的營業收入達到了12.9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76.4%。工業配套行業的營業收入達到了4億,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3.6%。
它的十大股東累計持有9.14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了54.31%。A股投資者賬戶是6.74萬戶、戶均持有的流通股2.49萬股。
從中長期趨勢性的指標MACD來看,MACD仍然處于沒有相對方向的情況,也隨著股票的價格進行了持續性的長期的盤整方向,相對的不夠明確。階段性的觀察和跟蹤,就是一個必要的策略。
面對做了這種情況,第一大股東是央企,或者說他央企旗下的品種,未來的趨勢和方向會怎么樣呢?
很多中小投資者對這種情況給予比較多的希望。但是他們的經營業績持續的下滑,以至于產生相對的虧損狀況,股票價格也進行了持續的下跌。
面對這種情況,央企旗下ST品種會怎么樣呢?
你是怎么看的呢?
分析供參考,投資要慎重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