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房子可能是人生的最大件,沒有住房金融支撐,可能就買不起房子。
房地產短期看金融,說的就是住房信貸對房地產市場有決定意義。比如一處房子價值200萬,并不是很多人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現金,有住房信貸介入,你只要準備三成左右的資金,比如60萬當首付,就可以買到房子。貸款140萬,即便是30年利息累積也有140萬,分攤到30年,差不多一年接近10萬的本金加利息,與馬上籌積140萬相比,每年不到10萬的支出,尚有可能達成。
其次,用未來的錢支出現在,也是基于通脹與貨幣貶值的考慮。
仍以上面的例子展開,本金加利息280萬,考慮到通脹與物價因素,在30年中是不斷貶值的。現在的280萬,跟30年后的280萬還是有很大的差別。舉個簡單的例子,1988年的10元與2018年的10元,價值不可同日而語,在市場中體現的消費力也不一樣。現在每月還貸8000元很有壓力,但在10年、20年及30年再看這8000元,壓力已經不同。
看到過一個例子。蘋果中國最近在搞24期免息分期,萬元機的姿態沒變,比如iPhone XS Max 256GB,發布時定價10999元,這一次價格僅降了500元,價格為10499元,這跟電商平臺相比根本沒有競爭力,像iPhone XS Max 256GB在某電商平臺賣到8100元。但蘋果中國官方搞的免息分期,而且是24期,就很有吸引力,一期僅要437元。一次掏8000多元,應當是會讓一些人猶豫的,但是一個月付400多元,很多人還是做得到。房貸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第三,相較而言,房子保值功能還是較強的。
30年后,你手頭最值錢的可能還是房子,起碼有可能比股票值錢。
未來想通過炒房賺大錢是不大可能的,隨著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持續構建與完善,房地產業將以平穩、健康作為發展基調,房價的波動性也將減弱。但房子的保值功能仍然會存在,這是基于地價因素,基于子女教育因素,基于醫療等公共資源分享的因素。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