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巴菲特之所以能成為股神,是因為在他的投資生涯里遇到了持續走牛的美股。
這一點不可否認,美股牛了這么多年,收益也處于全球TOP級別,正是因為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才締造出巴菲特這樣的頂尖投資人。
目前大家公認的美股指數中有兩個牛指,一個是標普500指數,一個是納斯達克100指數,我更傾向于納斯達克100指數。
因為在最近的14個完整年度中,納斯達克100指數有11年跑贏標普500指數,在大多數年份表現出絕對優勢。尤其在2009、2020年,納斯達克100指數收益均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收益差超過30%。
下面談論下納斯達克100指數是否值得布局,該如何布局。
01
納斯達克100指數價值分析
美股之所以牛,是因為出現了很多稱霸全球的公司,而這些公司幾乎撐起了整個美股。
像是智慧型手機大廠蘋果、搜尋引擎大廠Google、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運動用品大廠Nike、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信用卡清算龍頭Visa&MasterCard、電影巨頭迪士尼等等。
這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級公司基本都來自于美股。
納指100中科技股的權重基本都來自這些公司,并且長期穩定在50%以上,成份股中包含蘋果、微軟等眾多頂尖的科技公司。
十大重倉股除特斯拉外,基本能保持長期15%甚至20%以上的凈資產回報率水平,或是像蘋果、微軟、英偉達等掌握核心科技與持續的創新能力,或是像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在的平臺經濟中占據有利競爭地位。
這些公司能稱霸全球的好處是,能賺到全世界經濟成長的錢。
當經濟好的時候,全球消費者一定會多花錢,這是基本規律,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如此。
而當美股有更多稱霸全球的公司時,花錢也就很難躲開它們。
比如,如果全球民眾越來越愛喝咖啡,那星巴克就更可能跟著賺錢,因為它的店面多,模式好,遍及全球,所以更有機會捕捉到愛喝咖啡的趨勢。
再比如,在刷信用卡買東西時,很難避開由Visa和萬事達負責清算的信用卡,因為全世界80%以上的信用卡都由他們負責清算。
這些稱霸全球的大公司,總部雖然設在美國,但生產卻遍布全球。像A股就有許多蘋果概念股、Nike概念股等代工廠,專門接蘋果或Nike等公司的訂單。
納斯達克100指數囊括這些公司,價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02
納斯達克100的歷史與未來
美股的強勢來自公司,而美國再次出現Google、特斯拉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國家高很多。
這些公司能不斷壯大,不斷增強盈利能力,所以美股才會持續走牛。
回顧納斯達克的歷史,1971年誕生以來,從最初半導體時代的英特爾、到個人電腦時代的蘋果與微軟、到互聯網時代的雅虎與谷歌、到社交平臺Facebook、再到代表未來能源革命方向的特斯拉,四十年多年,納斯達克誕生了FAAMG這樣的科技巨頭,已經成為美國乃至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柱。
目前納斯達克也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二大交易所,總市值達到25萬億美元,成為僅次于紐交所的全球第二大交易所。
納斯達克的未來依然還是科技,巨頭隕落之后,還會有更大的巨頭誕生。
03
如何布局
最近美股持續大跌,今年納斯達克指數已經跌了30%左右,而這次美股調整,可能會出現非常好的時機。
2020年疫情爆發,美股短期暴跌35%左右,所有人都覺得美股十年牛市結束,將從此平庸。
但美股用了兩年時間,又走了一波道瓊斯指數翻倍行情,翻十幾倍的大牛股更是數不勝數。
美股之所以難以崩盤,根源在于背后這些公司依然有著優異的經營,依然能持續不斷地賺著全球的錢。
有人說美帝終會自食其果,美國終將衰落,金融危機會讓美股萬劫不復,但這么多年過去了,并沒有。
對于投資者而言,哪里有價值哪里就值得投資。
目前納斯達克還在調整中,可能依然沒有見底,但如果再次出現恐慌性下跌,出現帶血籌碼逃離,那經常的時機也就成熟了。
在他們最痛的時候,抄底。
目前參與納斯達克指數投資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直接買美股、場內ETF和場外基金。
場內ETF和場外基金比較適合資金量小的投資者,我個人比較傾向指數基金/ETF,現在ETF和基金都比較豐富,納斯達克100指數有很多產品可以選擇。
這里科普一下,如果是買場外基金,規則是T+2,也就是說當天15:00之前買入的,要兩個工作日后才確定份額。
美股因為是夜里開盤,當天買入后還不知道美股是漲是跌,結算時,是按下個交易日凌晨美股的收盤價,所以有點預判的味道。
總結:
納斯達克100指數是全球非常優質的指數,是未來科技巨頭公司的搖籃,當前美股處于回調中,如果繼續出現恐慌性下跌,布局價值將凸顯。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