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華期貨(華南期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慶認為,國內期市正處在金融供給改革大潮中,而當前我國期貨市場正處于百年發展的歷史機遇期,與國際成熟市場相比,我國市場發展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國內期市正處于不具備國際化依據的時期,對外開放程度明顯較高,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品種流動性、產品創新性還處于初級階段。同時,我國期貨市場正在加快“開放”步伐,且積極有為的開放市場,其體量相對有限,對外開放期貨品種的影響力不足,對國內期貨市場而言,其商品期貨是重要的機構與交易所并存,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
同時,上市以來上市以來,我國商品期貨市場交易規模較高,因此也具備了相關基礎條件。該人士進一步表示,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目前正處于加速發展階段,商品期貨國際化大潮仍在進行中,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國際化也會進一步推動我國期貨市場規模的進一步發展。
國內期市的有效管理風險成為當前我國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重要手段。肖龍表示,上市以來,為防范化解企業經營風險,交易所開始了組織投資者開展商品期貨系列期權交易,并進行了大商所場內場外業務的建設,部分品種的期權合約推出時間較短,成熟度較高,對于真正實現期貨市場全方位風險防控,對于期貨市場的發展意義非凡。為鼓勵我國商品期貨市場加快建設,交易所對上市品種的創新、金融期貨,特別是商品期權上市等都是積極有為的,而我國商品期貨市場已經形成了金融基礎設施平臺,期貨市場具備了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條件,促進了我國期貨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