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穩定幣UST的崩潰引發數十億美元的拋售,其關聯的加密貨幣LUNA更是從100美元最低跌至0.00000112美元,400多億美元市值瞬間蒸發。整個加密市場也大幅波動、多個穩定幣短暫脫錨。
盡管多位業內人士都認同由于加密市場與受監管的金融市場之間聯系較為薄弱,此次事件幾乎不會對傳統金融市場產生沖擊。但受UST崩盤影響,多個金融體系發達的國家正加快把穩定幣納入監管的進程。
UST崩盤的溢出效應
穩定幣旨在避免波動,但這種穩定性現在正受到質疑。
全球市值最大的穩定幣Tether在上周四短暫地失去了與美元1:1的掛鉤,當日Tether最低跌至0.95美元。不過隨后已回升。
Anchor原生代幣(ANC)的暴跌印證了這一風險。Anchor的運營依賴于UST,而Anchor則以高達約20%的年化利率吸引UST存款。根據CoinDesk,Terra上借貸協議Anchor的原生代幣(ANC)一周內已從0.85美元跌至0.13美元上下。
惠譽評級在5月12日指出,“受加密領域消化UST掛鉤失敗的影響,再加上美國利率上升和股市波動對高風險資產構成壓力,波動可能會繼續。”
不過惠譽評級進一步稱,由于加密市場和受監管的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較為薄弱,加密市場波動蔓延導致更廣泛金融不穩定的可能性并不大。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他認為此次UST崩盤事件幾乎不會對傳統金融市場產生沖擊。
一方面,當下處于熊市的加密貨幣資產的市值僅在1.5萬億美元上下,“這相對于全世界兩三百萬億美元的總量是很小的,在體量上構不成大的沖擊。”
但UST事件還存在另一種溢出效應值得注意。摩根大通全球市場策略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說道:“這里的傳導不是通過加密生態系統和傳統金融系統之間的聯系,而是通過散戶投資者的情緒。”
“如果加密市場1萬億美元的損失導致散戶投資者廣泛縮減股票等其他風險資產,那么這就是溢出效應所在。”
英美等國、歐盟對穩定幣的強監管即將來襲
UST崩潰的另一個潛在溢出效應則是,直接成為金融體系發達國家對于穩定幣監管共識的“加速器”。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上周在參議院、眾議院再次呼吁國會授權監管穩定幣。她指出,這類資產目前不會對金融穩定構成系統性風險,但耶倫表示它們最終會。
對加密貨幣友好的SEC專員Hester Peirce在上周四年度數字貨幣研究所研討會上表示,針對穩定幣的監管可能即將到來。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發言人也在上周五稱,該國隨時準備對穩定幣采取進一步行動。
英國財政部已明確對出于支付目的的穩定幣監管持開放態度,但不打算將算法穩定幣包括在內,他們只考慮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
此前4月,英國財政部經濟部長在2022年英國金融科技周表示,英國計劃在其電子支付監管框架內引入穩定幣。若穩定幣被納入電子支付監管框架,這意味著穩定幣發行人將會受到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的監管。
從今年以來英美兩國對加密貨幣市場的態度可以看出,政府都希望在本國促進加密創新的同時,不以犧牲投資者利益和金融穩定為代價。
“此次UST崩盤帶來的市場混亂,能夠消除市場泡沫,將冒進的、設計不完善的金融產品淘汰掉,為更加安全、高效、自由的加密經濟崛起做必要的準備。”劉昌用在采訪中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Terra創始人之一Do Kwon是一名韓國人。Do Kwon在今年4月30日提交的解散UST背后公司Terraform Labs韓國實體的申請,于崩盤事件幾日前——5月4日獲得韓國注冊處最高法院批準。
據最新消息,韓國國會或將就目前情況的原因和保護投資者的措施開設聽證會,并考慮讓加密交易所高管及Do Kwon出席。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