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bffd9"><cite id="bffd9"></cite></p>

      <cite id="bffd9"><b id="bffd9"><thead id="bffd9"></thead></b></cite>
        <output id="bffd9"><cite id="bffd9"></cite></output>

              <p id="bffd9"></p>

                    <p id="bffd9"></p>
                    只發布交易干貨的網站
                    用實戰期貨交易系統和心得助你重塑交易認知

                    期貨開戶 | 手續費 + 1 分

                    點擊查看最新手續費保證金一覽表

                    推薦答案

                    前言

                    財務公司作為特殊的金融機構,在企業集團中扮演著“銀行”的角色。其主要職能除集中管理集團資金、降低財務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外,還可經監管部門審批后開展產業鏈金融服務、發行金融債券等業務。

                    1987年5月,我國第一家財務公司--東風汽車工業財務公司成立。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企業實力不斷增強,財務公司行業也實現了快速發展。截至2021年末,我國在冊財務公司256家,表內外資產規模達12.25萬億元。所在行業涵蓋能源、電力、石油化工、鋼鐵、機械制造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和傳統行業,以及民生消費、文化傳媒、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設立財務公司不僅有效地提升了集團資金效率,也降低了集團成本,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了價值。

                    本文梳理了財務公司主要監管指標以及監管評級中的定量指標,對指標要求進行了分析解讀,供從業人員參考。

                    此前金融監管研究院多次發布銀行相關的指標,具體參見《精華版:銀行各類計算公式!》、《精華版:銀行各類計算公式(2021版)》。

                    一、財務公司主要監管指標

                    二、監管指標解讀

                    (一)監控指標

                    1. 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為資本凈額與風險加權資產加12.5倍的市場風險資本之比。資本凈額為核心資本與附屬資本可計算價值之和減去資本扣減項。資本充足率反映財務公司利用資本抵補風險的能力。

                    2. 不良資產率。不良資產率為不良信用風險資產與信用風險資產之比。信用風險資產是指承擔信用風險的各項資產,包括各項貸款、拆放同業、買入返售資產、存放同業、銀行賬戶債券投資、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和不可撤銷的承諾及或有負債。不良信用風險資產是指五級分類結果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信用風險資產。

                    財務公司不良資產率不應高于4%。

                    3. 撥備覆蓋率。撥備覆蓋率是實際計提貸款損失準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撥備覆蓋率是風險管理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

                    財務公司撥備覆蓋率不應低于150%。

                    4. 自有固定資產比例。該指標考核自有固定資產與資本總額的比例。該指標考察公司用資本金投入固定資產購買的比例,不鼓勵財務公司資本金大比例投入固定資產。

                    財務公司自有固定資產比例不得高于20%。

                    5. 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為信用風險資產實際計提準備與信用風險資產應提準備之比。信用風險資產損失準備是指財務公司針對各項信用風險資產可能的損失所提取的準備金。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計算中暫不考慮一般準備和特種準備充足情況。

                    財務公司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不應低于100%。

                    6. 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為貸款實際計提準備與貸款應提準備之比。貸款損失準備是指財務公司對各項貸款預計可能產生的貸款損失計提的準備。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僅反映貸款損失專項準備充足情況。

                    財務公司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不應低于100%。

                    7. 拆入資金比例。拆入資金比例為同業拆入與資本總額之比。拆入資金是指財務公司的同業拆入、賣出回購款項等集團外負債。此處的同業拆入不僅僅指同業拆借,還含賣出回購等科目項下取得的同業資金。

                    財務公司拆入資金比例不得高于100%。因為財務公司拆入資金只能7天以內,外加限額管理,拆借管控較嚴格。

                    8. 長期投資比例。長期投資比例為長期投資與資本總額之比。長期投資是指按照財政部《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在“長期投資”科目核算的投資,包括長期債券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

                    財務公司長期投資比例不得高于30%。

                    9. 短期證券投資比例。短期證券投資比例為短期證券投資與資本總額之比。短期證券投資是指按照財政部《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01〕49號)在“短期投資”科目核算的投資于國債、中央銀行債券及票據、金融債、企業債、股票、基金等證券投資,在“短期投資”科目核算的其他短期投資也納入該指標考核。

                    財務公司短期證券投資比例不得高于40%。

                    10. 投資比例。為8、9項之和。財務公司投資比例不得高于70%。

                    11. 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率為不良貸款與各項貸款之比。各項貸款是指財務公司對借款人融出貨幣資金形成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從非金融機構買入返售證券、各項墊款等。不良貸款是指五級分類結果為次級類、可疑類及損失類的各項貸款之和。

                    財務公司不良貸款率不應高于5%。

                    12. 流動性比例。流動性比例為流動性資產與流動性負債之比。

                    財務公司流動性比例不得低于25%。

                    13. 擔保比例。擔保比例為擔保風險敞口與資本總額之比。擔保風險敞口是指等同于貸款的授信業務扣除保證金及質押的銀行存單、國債價值后的余額。擔保比例計算不包括與貿易及交易相關的或有項目,如投標保函、履約保函等。

                    財務公司擔保比例不得高于100%。

                    14. 貸款撥備率。該指標為貸款減值準備余額與全部貸款的比值。”貸款減值準備”包括專項準備、特種準備及一般準備。

                    財務公司貸款撥備率目前要求為2.5%。(2018年之前為1.5%)

                    注意貸款撥備率和報備覆蓋率兩個指標實際是有很強的邏輯關系,一般不良率越高,短板越容易出現在撥備覆蓋率,不良率越低(低于1.7%)短板就是貸款撥備率。

                    15. 同業拆入與賣出回購之和占負債總額比重。該指標為計算公式為:(同業拆入+賣出回購)/負債總額。其中賣出回購項目含人行再貼現。

                    財務公司該指標要求為不超過30%。

                    16. 集團外負債敞口與資本凈額的比例。集團外負債敞口包含同業拆入、賣出回購、發行債券和資產證券化等。

                    財務公司該指標要求為不超過150%。

                    17. 貸款比例。該指標為各項貸款余額除以各項存款與實收之本之和。該指標主要是鼓勵財務公司以集團內自有資金來匹配資產。

                    注:“其他投資”項未來區分資金剩余期限,包括銀行自營資金的委外(貨基或債基)及通過信托通道放款也是按照100%折算率計算。ABS投資屬于債券類別,資金運用折算系數是0;

                    財務公司流動性匹配率監管要求為不低于100%。這個指標一開始設立主要是針對銀行的,尤其遏制2017年之前的資金空轉亂想。指標實際是NSFR基礎上進一步加入中國特色的簡化指標,因此也有一些詬病認為在巴三之外再加一個緊箍咒必要性。

                    對財務公司壓力不大,因為資產負債本身約束比銀行更多;多數銀行面臨達標壓力,必然選擇是“去通道”“去同業”“少發同業存單,多發金融債”。

                    19. 承兌匯票余額與存放同業款項的比值。該指標主要是為了加強風險防控,遏制財務公司不考慮自身流動性而大量開票的沖動。也就是不能簡單依賴票據承兌保證金吸收存款.

                    財務公司該比例不得超過3倍。

                    20. 承兌保證金存款占所有存款的比例。該指標主要是為了防范財務公司將存款轉為保證金而人為放大擔保額度。

                    財務公司該指標不得超過30%。

                    (二)監測指標

                    1、2、3項指標為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余額比上季度增幅、不良貸款率比上季增幅。是2021年為了統計分析財務公司貸款質量情況而新增的指標。

                    4. 存貸款比例。為各項貸款余額與各項存款的比例,各項存款為財務公司吸收的各成員單位的存款。包括單位存款、保證金存款、委托資金與委托貸款和委托投資的差額等。主要用于監測統計分析。

                    5. 單一客戶授信集中度。單一客戶授信集中度為最大一家客戶授信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最大一家客戶授信總額是指財務公司在報告期末表內外授信總額最大的一家客戶的授信余額。資本凈額一般為當期所有者權益。該指標主要是為了監測單一客戶對財務公司的影響。

                    6. 資本利潤率。資本利潤率為稅后利潤與所有者權益和少數股東權益之和的平均余額之比。

                    7. 資產利潤率。資產利潤率為稅后利潤與資產平均余額之比。

                    資本利潤率和資產利潤率主要用于評價財務公司的盈利能力。

                    8. 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為在中國人民銀行超額準備金存款、現金、存放同業的總和與人民幣各項存款之比。超額備付金率指標體現公司的流動性和資金實力。

                    (三)2022年度可能新增的監管指標

                    2022年1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保監會聯合下發了《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第二十四條規定:“銀行承兌匯票和財務公司承兌匯票的最高承兌余額不得超過該承兌人總資產的15%。銀行承兌匯票和財務公司承兌匯票保證金余額不得超過該承兌人吸收存款規模的10%。”該指標對財務公司會有很大的約束力和殺傷力,影響也會非常深遠。大部分財務公司通過承兌匯票、貼現來服務產業,承兌余額和保證金余額都遠超文件規定標準,如果銀行和財務公司都被迫壓降,會對市場造成較大沖擊。該文件目前還未正式出臺。

                    此外從去年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看,可能也會引入全新的監管指標。

                    三、監管評級指標

                    2020年以來,原由銀保監會非銀機構監管部和財務公司協會共同主導的監管評級職能調整到銀保監會非銀部。目前實際操作是由各省市銀保監局初評,報銀保監會審核確定評級結果。評級結果作為市場準入和分類監管的依據。監管評級分為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兩部分,其中,定量指標10項和定性指標50項,定量指標分值40分,定性指標60分。這里主要討論的是定量指標。

                    監管評級主要考察財務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運營情況,與未來業務準入和分類監管掛鉤,是一個持續的評價,因此均值指標占比高,分值多數需要線性計算。

                    1. 季均資本充足率。結果為四個季度資本充足率的均值。該指標評價財務公司資本的風險抵補能力。評分標準:15%以上:4分;15%至10.5%:4至0分(線性);10.5%以下:0分。

                    2. 季均不良資產率。結果為四個季度不良資產率的均值。該指標評價財務公司不良資產情況。評分標準:無不良資產:1.5分;0至4%:1.5至0分(線性);4%以上:0分。

                    3. 月均不良貸款率。結果為全年十二個月不良貸款率的均值。財務公司主要盈利途徑是貸款,該指標評價財務公司不良貸款占比及管理情況。評分標準:無不良貸款:1.5分;0至5%:1.5至0分(線性)5%以上:0分。

                    4. 貸款撥備情況。用貸款撥備率和撥備覆蓋率兩個指標來評價,更加客觀。既考察了撥備是否充足,又體現出了公司是否形成了不良貸款。評分標準:貸款撥備率:2.5%以上:4分;2.5%至1.5%:4至1分(線性);1.5%以下:0分。撥備覆蓋率:150%(含)以上:4分;150%以下:0分。

                    注:貸款撥備率標準為2.5%,撥備覆蓋率標準為150%,兩項標準較高者為損失準備的監管標準。也就是說,如一家財務公司無不良貸款(絕大部分財務公司都沒有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算出來是無窮大,而該財務公司的貸款撥備率只有1.3%,那么財務公司不能以撥備覆蓋率達到150%而得滿分,而應當以貸款撥備率不足1.5%進行扣分。

                    5. 月均流動性比例。該指標由兩項指標構成。一項為月均流動性比例Ⅰ,另一項為流動性比例Ⅱ。比例Ⅰ計算標準為月日均,更準確體現了財務公司流動性管理能力。評分標準:月均流動性比例Ⅰ50%以上且流動性比例Ⅱ2次以下:4分;流動性比例Ⅰ50%至25%且流動性比例Ⅱ2次以下:4至1分(線性);流動性比例Ⅰ25%以下或流動性比例Ⅱ2次(含)以上:0分

                    評分需同時滿足月均流動性比例以及統計月度最低流動性比例低于監管要求25%的次數。其中第二項指標,相當于給財務公司每日流動性上了緊箍咒,若每月有兩次的日流動性低于25%,該項目直接得分為0。

                    6. 月均貸款比例。該指標計算公式為:∑(月日均貸款余額/(月日均存款余額+月度實收資本)/12。也是日均的標準。評分標準為:0至80%:5分;80%至100%:5至0分(線性);100%以上:0分。

                    7. 季均投資結構。該項目由兩項指標構成。季均投資結構Ⅰ=∑[季度投資(國債+央行票據+貨幣市場基金+金融債)/季度投資總額]/4;季均投資結構Ⅱ=∑[季度投資(股票+股票型基金)/季度投資總額]/4。評分標準:投資結構Ⅰ50%(含)以上且投資結構Ⅱ15%以下:5分;投資結構Ⅰ50%以下且投資結構Ⅱ15%以下:2至0分(按投資結構Ⅱ0-15%線性計算分數);投資結構Ⅱ15%(含)以上:0分。從評分結構看,監管部門的導向是鼓勵財務公司進行投資,不鼓勵進行高風險投資,投資于股票、股票型基金等產品比例過高的機構,得分會降低。

                    注:1.沒有投資業務資格,該項得1分;2.有投資業務資格但沒有開展投資業務的,該項得2分。

                    8. 半年平均全口徑資金集中度。資金集中度為財務公司最核心的指標之一,反映財務公司歸集客戶資金的能力。在計算全年的全口徑資金集中度情況后,折算成半年數據。全口徑計算公式中的分子為:財務公司各項存款+財務公司同業存放-集團外非成員單位在財務公司賬戶上的資金;分母為:財務公司各項存款+財務公司同業存放-集團外非成員單位在財務公司賬戶上的資金+集團合并報表貨幣資金-成員單位存放央行款項-集團合并報表貨幣資金中的現金-財務公司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財務公司存放同業款項。評分標準:60%以上:7分;60%至30%:7至3.5分(線性);30%至5%:3.5至0分(線性);5%以下:0分。

                    注:財務公司購買的同業存單若已計入集團合并報表的“貨幣資金項下”,經集團財務部門出具證明資料后,在分母中扣除;另外財務公司購買的保本理財產品應從“存放同業”項扣除,計入分母“集團合并報表貨幣資金”項下。

                    9. 境內賬戶集中比例。該指標反映財務公司賬戶管理能力,綜合考慮了客戶在財務公司開戶數、客戶能歸集在財務公司的銀行賬戶以及財務公司可以監控的銀行賬戶。計算公式為:(財務公司開戶數+80%財務公司歸集戶數+30%財務公司監控戶數)/集團成員單位境內賬戶總數。評分標準:60%以上:4分;?60%以下:4至0分(線性)。

                    10. 結算收支比。計算公式為:財務公司資金結算金額年累計數/(集團營業總收入+集團營業總支出)。評分標準:5倍以上:4分;5-3倍:4至2分(線性);3-1倍:2至0分(線性);1倍以下:0分。

                    從評級要求看,監管部門在確保金融體系平穩運行、監控指標在正常范圍內、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基礎上,對公司治理完善、內部控制有效、風險管理能力較強且有效服務實體經濟、集團支持力度大的財務公司采取更加寬松的監管態度,在新業務準入方面更支持。當然,定量指標只占評級的40%,還要考慮占比更高的定性指標。

                    四、2021年財務公司行業總體情況

                    (一)資產情況

                    截至2021年末,全國財務公司表內外資產總額12.2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65%;其中表內資產總額8.4萬億元,增長9.78%;各項貸款3.92萬億元,占表內資產總額的46.69%,比上年增長8.92%,存放同業2.97萬億元,占比35.32%,增幅為9.67%;投資總額0.47萬億元,占比5.63%,增幅為18.76%;存放央行款項0.36萬億元,占比為4.31%,較上年下降7.41%;其他資產合計0.68萬億元,占比8.05%,增幅26.22%。從資產端看,除存放央行款項外,其他科目均實現了穩定增長,投資增幅最大,說明財務公司在確保穩定經營的基礎上,將部分流動性資金用于投資,獲取更多收益。

                    (二)負債情況

                    2021年末,全國財務公司行業負債總額7.31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幅11.24%。其中,各項存款7.06萬億元,占負債總額的96.61%,增幅11.72%;賣出回購款項720.58億元,占比0.99%,增幅8.12%;同業拆入373.5億元,占比0.51%,較去年同期下降27.54%;其他負債1383.46億元,占比1.89%,增幅為5.15%。從負債端看,財務公司最大的負債科目仍是吸收成員單位存款,占比達96.61%,賣出回購增長說明財務公司獲取央行、其他金融機構資金的能力增強;同業拆入下滑一是由于2021年末財務公司流動性較充裕,二是由于同業拆入期限較短,只能用于彌補短期頭寸不足,難以對財務公司支持產業發展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三)盈利情況

                    2021年,全國財務公司實現凈利潤435.85億元,同比下降46.15%。一是由于LPR利率走低;二是為更有效地支持產業發展,大部分財務公司主動降低客戶融資成本,增加客戶存款收益,造成利潤大幅下滑。

                    (四)風險情況



                    切換注冊

                    登錄

                    忘記密碼 ?

                    切換登錄

                    注冊

                    我們將發送一封驗證郵件至你的郵箱, 請正確填寫以完成賬號注冊和激活

                      <p id="bffd9"><cite id="bffd9"></cite></p>

                        <cite id="bffd9"><b id="bffd9"><thead id="bffd9"></thead></b></cite>
                          <output id="bffd9"><cite id="bffd9"></cite></output>

                                <p id="bffd9"></p>

                                      <p id="bffd9"></p>
                                      成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