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微信支付在支付服務手續費方面已累計讓利約30億,惠及小微商家超2000萬。微信支付降費周期將持續到2024年,預計將實現三年100億減費讓利的總體目標。
2013年報:在微信打出支付牌
2014年報:大補帖、大增長
“透過豐富支付場景使得支付服務更受歡迎”被寫進當年的財報展望。
2015年報:增量帶來“甜蜜”的煩惱
財報記錄了兩組數據:于2016年初春節假期期間,在6天內通過QQ錢包收發的紅包數量約達60億;同樣的6天內,通過微信支付收發的紅包數量則超過320億,同比增長9倍。
另一方面,龐大的業務量帶來了“甜蜜”的負擔。財報指出,隨著普及率日益提升,通過微信支付進行的C2C支付交易產生的相關銀行手續費(主要是轉賬)大幅增加,其中2016年1月單月費用就超過3億元。
2016年報:在線下超越支付寶
這年財報還提別提到其穩固的支付基礎架構在支付安全、服務可靠性及交易速度方面不斷提升,使得當年春節期間穩定地處理了每秒76萬個的紅包峰值。
2017年報:支付聯動金融
社交交易方面,紅包發放量有所減少,但交易總額同比增長,轉賬交易也持續增長。數量減少金額增長,說明微信紅包在一定程度成了“小額轉賬”工具。
跨境支付成為這一年財報中的支付亮點。
2018年8月,WeChat Pay馬來西亞正式推出,提供移動話費充值服務、機票及公交車票購買等線上支付服務以及超市、時裝及美妝商店等零售店的線下支付服務。
2018年10月,WeChat Pay于香港推出跨境移動支付服務,使WeChat Pay香港用戶能夠以港元進行人民幣計價交易,該項服務覆蓋了內地約100萬商戶,包括預訂出租車、點餐及高鐵售票服務。
2019年報:金融科技“獨立”了
2020年報:配合監管
配合監管成為這年財報最大的“特色”。
2020年財報寫道:我們金融科技業務的戰略重點是積極配合監管機構,與行業合作伙伴一起推出合規及普惠的金融科技產品,同時優先考慮風險管理而非追求規模。
2021年報:新增數字人民幣
作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人民幣試點階段的一部分,微信支付新增了數字人民幣入口。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截至2021年年度的收入同比增長34%至1722億元,增長主要反映了商業支付金額的增加。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