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還在還房貸,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近日,杭州、南京等城市紛紛推出貸款新政策,一手住房貸款最大可貸至85周歲。
同時,西安也有銀行推出新的貸款政策,延長貸款年限,發放貸款門檻持續降低。
最長可貸到70歲
西安有銀行推出“接力貸”
特別是農業銀行政策中:
1、關于接力貸,主借人不超過70歲。
2、貸款年限以年齡最小的共借人為準計算(父母年齡69歲、孩子30歲,以孩子為主可貸30年,父母理論上可以貸到99歲,但父母70歲以后收入不能算作月供)。
再看中國銀行的政策:
1、貸款年齡男女不超過70歲,貸款期限最長30年。
2、房貸月供低于15000元以下或首付5成以上家庭債務總額200萬以下無需提供流水。
3、主借款人無收入或收入不足,可追加共同借款人(兩個自然人可做共借人)。
開放接力貸,延長還款年齡的政策向我們透露一個信號:子女可用老人的貸款,從而享受首套房待遇。直白點說,使用“接力貸”的,大多都是借父母的名義去買房。
不過這兩年西安新房市場熱度很高,銀行很少會給客戶辦接力貸。
而此次接力貸重出江湖,其實是當下樓市熱度下滑的表現,貸款門檻進一步降低。
這2個城市已開始執行
買房門檻繼續下降
相比西安,杭州和南京的“接力貸”政策猛料更多。
杭州某銀行按揭材料顯示:只要在65歲以內,老年人接力貸的貸款期限可以做到85周歲。
除了這一條,還有男女朋友可互相擔保、學生接力貸可受理等條款。
南京某大銀行也推出了同樣類似的貸款產品,貸款人最長也可貸到85周歲,兒女共還。
甚至學生可以貸款,父母共還;男女朋友可以共同貸款,前妻前夫也能做共同還款人。
前妻前夫共同還貸要求主借款人的收入證明覆蓋還款額的一倍及以上,且需要借款人帶小孩。
雖然部分說辭有噱頭成分,但從整體來看,房貸政策放松明顯,門檻相比之前所有降低。
6大行個人房貸創新低
銀行真的開始急了?
接力貸這種現象其實也不算新鮮了,早在2006年就已經在市場中出現。
后來隨著限購令正式出臺,相繼有銀行開始叫停該產品。
而現在接力貸又重出江湖,最主要原因則是銀行的數據不好看,據上市銀行中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6大國有銀行新增個人房貸再創新低。
與2022年年初相比,僅新增4479.6億元,僅為2021年上半年的36%,減少幅度驚人。
從增幅來看,6大國有銀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與期初相比,增幅均不超過3%。
房貸數據的減少,其實也在意料之中。今年以來,很多人因為對未來預期信心不足,購房意愿降低,導致住房貸款需求不足。部分人選擇不貸款,提前還貸等,都影響了房貸金額的增加。
所以不管是“接力貸”,還是公積金政策,首付政策,都是當下樓市逐步松綁的表現。
近期銀保監會認為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已實質性扭轉 ,說明政策底正在形成,市場離反彈越來越近了。
85歲還在還房貸,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近日,杭州、南京等城市紛紛推出貸款新政策,一手住房貸款最大可貸至85周歲。
同時,西安也有銀行推出新的貸款政策,延長貸款年限,發放貸款門檻持續降低。
最長可貸到70歲
西安有銀行推出“接力貸”
特別是農業銀行政策中:
1、關于接力貸,主借人不超過70歲。
2、貸款年限以年齡最小的共借人為準計算(父母年齡69歲、孩子30歲,以孩子為主可貸30年,父母理論上可以貸到99歲,但父母70歲以后收入不能算作月供)。
再看中國銀行的政策:
1、貸款年齡男女不超過70歲,貸款期限最長30年。
2、房貸月供低于15000元以下或首付5成以上家庭債務總額200萬以下無需提供流水。
3、主借款人無收入或收入不足,可追加共同借款人(兩個自然人可做共借人)。
開放接力貸,延長還款年齡的政策向我們透露一個信號:子女可用老人的貸款,從而享受首套房待遇。直白點說,使用“接力貸”的,大多都是借父母的名義去買房。
不過這兩年西安新房市場熱度很高,銀行很少會給客戶辦接力貸。
而此次接力貸重出江湖,其實是當下樓市熱度下滑的表現,貸款門檻進一步降低。
這2個城市已開始執行
買房門檻繼續下降
相比西安,杭州和南京的“接力貸”政策猛料更多。
杭州某銀行按揭材料顯示:只要在65歲以內,老年人接力貸的貸款期限可以做到85周歲。
除了這一條,還有男女朋友可互相擔保、學生接力貸可受理等條款。
南京某大銀行也推出了同樣類似的貸款產品,貸款人最長也可貸到85周歲,兒女共還。
甚至學生可以貸款,父母共還;男女朋友可以共同貸款,前妻前夫也能做共同還款人。
前妻前夫共同還貸要求主借款人的收入證明覆蓋還款額的一倍及以上,且需要借款人帶小孩。
雖然部分說辭有噱頭成分,但從整體來看,房貸政策放松明顯,門檻相比之前所有降低。
6大行個人房貸創新低
銀行真的開始急了?
接力貸這種現象其實也不算新鮮了,早在2006年就已經在市場中出現。
后來隨著限購令正式出臺,相繼有銀行開始叫停該產品。
而現在接力貸又重出江湖,最主要原因則是銀行的數據不好看,據上市銀行中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6大國有銀行新增個人房貸再創新低。
與2022年年初相比,僅新增4479.6億元,僅為2021年上半年的36%,減少幅度驚人。
從增幅來看,6大國有銀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與期初相比,增幅均不超過3%。
房貸數據的減少,其實也在意料之中。今年以來,很多人因為對未來預期信心不足,購房意愿降低,導致住房貸款需求不足。部分人選擇不貸款,提前還貸等,都影響了房貸金額的增加。
所以不管是“接力貸”,還是公積金政策,首付政策,都是當下樓市逐步松綁的表現。
近期銀保監會認為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已實質性扭轉 ,說明政策底正在形成,市場離反彈越來越近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