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狂熱異常的可轉債市場,與不溫不火的A股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10月23日,截至9點38分,即有藍盾轉債等20余支可轉債漲幅超10%,華體轉債等14支漲幅達20%進入臨停狀態,延續昨日火爆行情。
10月22日,滬深兩市近20支可轉債盤中臨停,其中,還有多支債券臨停兩次。同時,全市場可轉債成交額接近1200億元,幾乎相當于當日滬市成交額的一半,刷新歷史記錄。
當日成交額最高的藍盾轉債成交113.2億元,是同日成交額最高的股票比亞迪的近兩倍。此外,價格也在暴漲,如正元轉債當日收盤漲幅高達176.4%、銀河轉債漲73.22%。
但可見的是,此番輪漲,許多可轉債已脫離了基本面,炒作痕跡明顯,目前已有監管機構介入,也有機構稱此種行情難持續。
罕見熔斷潮
繼上次3月“妖債”炒作風潮以來,可轉債集體觸發熔斷的現象卷土重來。
10月23日,截至9點38分,中證轉債指數開盤漲0.51%,華體轉債漲20%,藍盾轉債、凱中轉債、萬里轉債、銀河轉債等12只轉債漲10%,橫河轉債和斯萊轉債漲近10%。延續10月22日行情。
10月22日早上開盤后,多只可轉債上沖20%臨時停牌,而后有的快速上沖30%臨停甚至漲幅更大,更有漲至50%以上。到上午收盤,正元轉債漲幅達到58%,銀河轉債漲超46%。
下午開盤后,多只轉債集中沖擊熔斷。臨近尾盤,正元轉債加速拉升,最終收報353.805元,單日大漲176.41%。
事實上,此輪可轉債暴漲行情已持續多日。
10月20日,在藍盾轉債的帶領下,就有多只可轉債大漲,盤中臨時停牌。多支券交投活躍,藍盾轉債、盛路轉債、凱龍轉債等換手率都超過1000%,共計有16只個券換手率超過10倍。
10月21日,萬里轉債、九洲轉債、新天轉債、藍盾轉債等券繼續觸發熔斷,橫河轉債、盛路轉債換手率均超過3600%。
最瘋狂的當屬藍盾轉債,自本周一以來藍盾轉債3日暴漲150%。
業內普遍認為,次輪暴漲行情伴隨著換手率飆升,且價格漲幅走勢脫離正股,炒作風格明顯。
以成交王藍盾轉債為例, 市場爆炒該可轉債原因之一是因量子科技概念,盡管藍盾股份很快澄清在“量子科技”領域未進行市場業務開展,但資金炒作未止。而業績連續虧損的藍盾股份,近日公司和部分子公司以及控股股東剛剛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屬于一家基本面較差的公司。
以藍盾轉債為導火索,由此掀起了一場可轉債“熔斷潮”。
所謂可轉債,是期限內可以轉換為股票的債券,相對于股票的T+1制度,可轉債目前是T+0制度,交易更為靈活。只要投資者愿意,當天可以買賣數次。因此,這也為游資提供了炒作機會。
最后,本周以來股市行情低迷,缺乏賺錢效應,部分投資者便轉向可轉債,進而拉動火爆。
機構提示風險
炒作行情從一些公司態度上也可見一斑。
這幾日,多家暴漲的可轉債相對應的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提示風險。比如,10月20日晚間藍盾股份發布公告稱,近期,“藍盾轉債”價格嚴重脫離與公司股價之間的關聯,已偏離合理價值區間,且與市場宏觀環境、行業情況及經營情況無關,主要受市場資金影響所致。
盛路通信也公告表示,近期,“盛路轉債”價格較高,主要系公司可轉債流通量較小,受市場資金影響所致,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券商也在提示風險。近期,很多投資者收到券商的短信、彈窗提示等多渠道通知,要求盡快簽署可轉債交易風險揭示書。
10月22日,正元轉債大漲176%,換手率6095%,正股正元智慧價格漲幅為6.90%,轉股溢價率達170.58%。
公司當日公告顯示,浙江正元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今日交易價格有大幅波動,為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按照《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證券簡稱:正元智慧,證券代碼:300645)及可轉換公司債券(債券簡稱:正元轉債,債券代碼:123043)將于2020年10月23日開市起停牌,公司將就近期二級市場交易的相關事項進行必要的核查,待公司完成相關核查工作并披露核查結果后復牌。
對此,渤海證券也提醒投資者。其稱本次可轉債暴漲的主要標的依然為小市值個券,部分標的前期已經經歷過一輪炒作。
它提示應警惕價格過高、流通盤過低的轉債。其例有今年5月初,泰晶轉債的強制贖回公告發布,對市場爆炒的轉債產生顯著影響。
另今年以來,共有98只可轉債進入轉股期,其中有40家公司發布了“不提前贖回轉債”的公告。部分公司可能前期發布不提前贖回可轉債的公告,但后期發布強制贖回公告,渤海證券提示對于符合強制贖回條件的個券仍應注意風險。
另一方面,“隨著10月26日可轉債新規開始實施,可能不利于轉債個券爆炒的延續。”渤海證券稱。
今年7月24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發布了《關于做好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工作的通知》:自10月26日起,參與可轉債申購、交易的普通投資者,應當以紙面或者電子形式簽署《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投資風險揭示書》(以下簡稱風險揭示書)。該通知主要對可轉債的打新、交易的權限進行監管。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