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正式放棄了在香港上市的計劃,轉而在美國上市。
6月11日凌晨,滴滴正式向SEC遞交了IPO招股書,股票代碼為“DIDI”。承銷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華興資本。
分析人士表示,滴滴最終選擇在美國上市主要是出于估值考慮。如果在香港進行上市,其在香港IPO的估值最高800億美元,低于在美上市的約1000億美元估值。
平臺司機總收入約6000億元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約4000多個城鎮開展業務,提供網約車、出租車、順風車、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代駕、車服、貨運、金融和自動駕駛等服務。
來看幾個關鍵數據。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為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
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市場。自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在中國擁有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國出行擁有1.56億月活用戶,中國出行業務日均交易量為2500萬次。
從單量和交易額來看,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里,滴滴全球平均日交易量為4100萬單,全平臺總交易額為3410億元人民幣。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3年時間內,平臺司機總收入約6000億元人民幣。
2020年營收超1400億元
再來看財務方面。2020年,滴滴三大業務——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收入分別是1336億元、23億元和58億元。
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營收分別為1353億元、1547.86億元、1417.36億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為421.63億元,上年同期為204.72億元。
滴滴2018年、2019年、2020年凈虧損分別為149.79億元、97.33億元、106.08億元;滴滴2021年第一季度利潤為54.83億元,上年同期凈虧為39.72億元。
滴滴在中國出行業務2019年實現調整的息稅前利潤38.4億元人民幣,2020年39.6億元人民幣,2021年一季度大幅增至36.2億元人民幣。此外,2020年中國網約車業務息稅攤銷前利潤率為3.1%。
滴滴并沒有明確公布此次募資的規模,但披露了募資的用途。滴滴稱,將約30%的募資金額用于擴大中國以外國際市場的業務;約30%的募資金額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在內的技術能力;約20%用于推出新產品和拓展現有產品品類以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剩余部分可能用于營運資金需求和潛在的戰略投資等。
軟銀是最大股東
隨著招股書的披露,滴滴復雜的股權結構浮出水面。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滴滴累計已完成23輪融資,融資總額為220億美元,上一輪融資的投后估值為620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在上市前,滴滴所有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持股比例合計10.5%,投票權20.1%。
其中,滴滴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持有滴滴7%的股權,15.4%的投票權。滴滴聯合創始人、總裁柳青持股1.7%,投票權6.7%。
高級副總裁朱景士持股比例低于1%,具體比例未顯示,投票權為2.3%。首席技術官張博、網約車業務CEO孫樞等均有持股,因低于1%而未顯示具體比例。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