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有一部蘋果手機,你就可以輕松借錢,無需抵押、借條或信用信息。”校園貸、現金貸等。用自己的信譽和信用信息臨時抵押的,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Apple ID”也可以用來貸款,聽起來有點奇怪。
糖衣下的“蘋果ID貸款”
前段時間,微博用戶“麥子君I”發生了一件怪事。在客戶送修的一部蘋果手機屏幕上,彈出了一個顯眼的大字:“賬單已拖欠,您可以全額申請660(人民幣)的續約。還是不要處理手機鎖了,風險自擔……”
因為這條火爆的微博,一種新型的貸款形式“蘋果ID貸”浮出水面,而這部無法使用的手機就是“ID貸”帶來的“苦果”之一。
貸款機構在確認借款人綁定了賬戶后,會立即修改賬戶的密碼,讓借款人無法解綁賬戶,并關閉“尋找iPhone”等功能。借款期間,借款人仍可正常使用手機。一旦貸款逾期,其手機會被貸款機構鎖定,無法使用。
“身份證貸款”違法現象普遍存在。
3354“身份證貸款”引發了很多亂象。ID綁定后,出借人可以通過蘋果的遠程鎖定設備功能鎖定用戶手機,甚至擦除手機數據。不少網友表示,按要求綁定身份證后,出借人并沒有放款,而是直接向其勒索“解鎖費”;有網友在按要求支付本金利息后多次被要求額外給錢,仍難以解鎖手機。
監管部門要加強配合,受害者要保留證據保護自己。
“對于蘋果手機用戶來說,‘ID貸’雖然看似零抵押,但實際上是把他們的個人信息甚至所有社交關系都放在上面了。”張巍說。
雖然很多“ID貸”平臺在“出租”、“回購”的幌子下巧妙地套用了“手機回收”的名號,但專家表示,其放貸的真實性毋庸置疑。
上海華融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表示,很多“身份證貸”本質上都是高利貸。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出借人同時主張的利息、復利、罰息、違約金等費用過高且明顯偏離實際損失為由,請求降低年利率合計超過24%的,應予支持。而大多數“ID貸”以7天為一個周期,其年利率實際上遠遠超過24%的合理上限。“如果對方要求以超過24%的年利率還款,其訴訟請求當然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作為借款人,盡量不要觸碰超出自己還款能力的貸款。這是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法。”陳說,“但如果是惡意收集,受害者首先需要注意收集證據。除了照片,截圖等。最好通過公證保留證據,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
本文來自新華社。
相關問答:正規蘋果id貸款
扯幾把蛋,那個哪有正規的,都是詐騙的網上的各種幫你辦手續貸款 辦卡 提額 什么的,統統的都是虛假的,詐騙的不要想著借錢過日子,那不是生活方式的,最大的問題是,你后面用什么還,平時連花的都沒的花的,后面用什么還,還有利息呢你要是不信可以去找他們,記得把你的經歷回復在這個問題下面,沒錢的想過有錢的日子, 就是有錢了你也不知道怎么花的用借款還借款,呵呵,都沒錢還利息,還不是越借越多另外說一句,這個貸款,是人死債不爛的, 就是人死了,也要你父母 家人給你還的還不起進了牢,出來你還是要還的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