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之前我也一直迷茫,為何賽道股一直不斷創新高,但是傳統價值股卻持續陰跌淪為股息股了,銀行保險淪為股息那還算好的了,房地產企業甚至淪為暴雷股,難道高股息率的最終結局都是暴雷嗎?我甚至一度懷疑情況就是這樣,在股市沉淪越久,越無法越對股市混沌的情況變得模糊不清,反而加深我對賽道股的肯定,甚至現在認為只有賽道股才能實現長期收益。
其實很多板塊淪為股息股最大的原因就是想象空間受限了,這些板塊的投資前瞻力越來越弱,比如過去20年高鐵是成長板塊,全國高鐵高速發展,那么高鐵相關的基建公司、南北車等等都是成長股,但是2015年一次性將高鐵的成長性全部用完了,實際上2015年后全國高鐵建設確實過了高峰期,因此高鐵整個板塊開始走下坡路也是非常正常。
而銀行和房地產這兩個板塊的成長性在2018年后,已經明顯不行了,銀行因為深度綁定房地產,房地產行業因為城鎮化率到頂后,未來的增長空間慢慢縮小,因此銀行板塊在2017年后就再也沒有了成長性,但是行業的業績依然穩定,就持續高位穩定業績。因此淪為股息股的最關鍵的原因就是行業沒有了成長性,估值就開始慢慢回歸了,雖然依然可以保持比較高的利潤,但是也掩飾不住它的低速增長性。
房地產的暴雷讓高股息率投資第一次進入了價值陷阱,讓投資者感受到原因高股息率投資也有巨大的風險,現在是銀行和保險,實際上保險已經讓大多數人感受到了價值陷阱的可怕之處,那么銀行似乎也開始進入價值投資陷阱,很多人其實不愿相信銀行也實際已經陷入價值投資陷阱,那么我來解釋下。
民生銀行就是最先出現價值投資陷阱的銀行,到目前為止民生銀行都是極低的估值,目前民生銀行的市盈率只有區區2.89倍,應該來說是最低估的銀行了,但是低估也掩蓋不住營收和凈利潤雙降的悲慘局面。
其實很多人會有一個誤解,那就是銀行的國民經濟支柱,不可能暴雷的,政策一定會穩住,但是我想說的是銀行是肯定不會有大暴雷風險的,但是不代表銀行股價不能跌,銀行股價跌跟銀行出現大規模風險實際上也可以不相關的。因此銀行可以股價類似民生銀行一樣持續緩慢下跌,但是民生銀行經過財務整頓后,目前的風險已經很低了,當然業績也是持續下滑中,我相信未來很多銀行將會面臨跟民生一樣的狀況,就是股價持續下滑、業績持續緩跌、持續多年低估值。這樣的股息率投資,實際上根本也賺不到錢,甚至反而是虧錢,這就是價值投資陷阱。
實際上現在很多的價值股,或者暴雷股曾經他們也是賽道股,比如房地產板塊就是例子,從2000年到2018年,實際上房地產板塊是明顯的賽道股板塊,全國城鎮化率用20年的時候,飆升到64%,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因此在過去20年的時間了,房地產板塊成為了最大的賽道股,成就了保利發展、中國恒大、融創中國,特別是中國恒大,2017年當年翻20倍,成為當年最牛股,當然現在房地產肯定不是賽高股,未來房地產板塊最多成為高股息率板塊。
目前的賽道股板塊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芯片半導體,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只有25%,遠遠沒有50%,所以新能源汽車依然還是賽道股板塊;目前火電占比依然高達70%,因此風電和光伏發電依然是賽道股板塊;芯片半導體的國產化率就更低了,所以是未來最大的潛力板塊。所有賽道板塊最終都會成為高股息率板塊,甚至暴雷板塊,但是目前只要他是賽道板塊,他就能實現長期股價爆發式的增長。
這點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上半年賽道股板塊暴跌腰斬后,很多人就開始嘲笑賽道股板塊賺得快虧得也快,但是賽道板塊在沒有達到行業瓶頸期的時候,時間都會讓他們馬上爆發,甚至股價漲幅遠遠超過你被套的股價,這就是賽道股的魅力,所以投資賽道股看起來是高風險板塊,實際上它反而是低風險板塊。
其實之前我也一直迷茫,為何賽道股一直不斷創新高,但是傳統價值股卻持續陰跌淪為股息股了,銀行保險淪為股息那還算好的了,房地產企業甚至淪為暴雷股,難道高股息率的最終結局都是暴雷嗎?我甚至一度懷疑情況就是這樣,在股市沉淪越久,越無法越對股市混沌的情況變得模糊不清,反而加深我對賽道股的肯定,甚至現在認為只有賽道股才能實現長期收益。
其實很多板塊淪為股息股最大的原因就是想象空間受限了,這些板塊的投資前瞻力越來越弱,比如過去20年高鐵是成長板塊,全國高鐵高速發展,那么高鐵相關的基建公司、南北車等等都是成長股,但是2015年一次性將高鐵的成長性全部用完了,實際上2015年后全國高鐵建設確實過了高峰期,因此高鐵整個板塊開始走下坡路也是非常正常。
而銀行和房地產這兩個板塊的成長性在2018年后,已經明顯不行了,銀行因為深度綁定房地產,房地產行業因為城鎮化率到頂后,未來的增長空間慢慢縮小,因此銀行板塊在2017年后就再也沒有了成長性,但是行業的業績依然穩定,就持續高位穩定業績。因此淪為股息股的最關鍵的原因就是行業沒有了成長性,估值就開始慢慢回歸了,雖然依然可以保持比較高的利潤,但是也掩飾不住它的低速增長性。
房地產的暴雷讓高股息率投資第一次進入了價值陷阱,讓投資者感受到原因高股息率投資也有巨大的風險,現在是銀行和保險,實際上保險已經讓大多數人感受到了價值陷阱的可怕之處,那么銀行似乎也開始進入價值投資陷阱,很多人其實不愿相信銀行也實際已經陷入價值投資陷阱,那么我來解釋下。
民生銀行就是最先出現價值投資陷阱的銀行,到目前為止民生銀行都是極低的估值,目前民生銀行的市盈率只有區區2.89倍,應該來說是最低估的銀行了,但是低估也掩蓋不住營收和凈利潤雙降的悲慘局面。
其實很多人會有一個誤解,那就是銀行的國民經濟支柱,不可能暴雷的,政策一定會穩住,但是我想說的是銀行是肯定不會有大暴雷風險的,但是不代表銀行股價不能跌,銀行股價跌跟銀行出現大規模風險實際上也可以不相關的。因此銀行可以股價類似民生銀行一樣持續緩慢下跌,但是民生銀行經過財務整頓后,目前的風險已經很低了,當然業績也是持續下滑中,我相信未來很多銀行將會面臨跟民生一樣的狀況,就是股價持續下滑、業績持續緩跌、持續多年低估值。這樣的股息率投資,實際上根本也賺不到錢,甚至反而是虧錢,這就是價值投資陷阱。
實際上現在很多的價值股,或者暴雷股曾經他們也是賽道股,比如房地產板塊就是例子,從2000年到2018年,實際上房地產板塊是明顯的賽道股板塊,全國城鎮化率用20年的時候,飆升到64%,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因此在過去20年的時間了,房地產板塊成為了最大的賽道股,成就了保利發展、中國恒大、融創中國,特別是中國恒大,2017年當年翻20倍,成為當年最牛股,當然現在房地產肯定不是賽高股,未來房地產板塊最多成為高股息率板塊。
目前的賽道股板塊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芯片半導體,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只有25%,遠遠沒有50%,所以新能源汽車依然還是賽道股板塊;目前火電占比依然高達70%,因此風電和光伏發電依然是賽道股板塊;芯片半導體的國產化率就更低了,所以是未來最大的潛力板塊。所有賽道板塊最終都會成為高股息率板塊,甚至暴雷板塊,但是目前只要他是賽道板塊,他就能實現長期股價爆發式的增長。
這點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上半年賽道股板塊暴跌腰斬后,很多人就開始嘲笑賽道股板塊賺得快虧得也快,但是賽道板塊在沒有達到行業瓶頸期的時候,時間都會讓他們馬上爆發,甚至股價漲幅遠遠超過你被套的股價,這就是賽道股的魅力,所以投資賽道股看起來是高風險板塊,實際上它反而是低風險板塊。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