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的投資和金融產品種類繁多,其中國債更受公眾歡迎。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產品。國債包括儲蓄國債和會計國債,那么國債隨時提取嗎?你能提前提取嗎?
國債可以隨時取出嗎?
是的。國債可以隨時提取,即支持提前提取。國債包括會計國債、憑證國債和電子國債,三種國債可以申請提前支付,持有人可以攜帶有效身份證和相關憑證到購買國債的銀行營業網點辦理提前支付手續。需要注意的是,國債通常是本息到期或年利息,如果提前提取,將影響最終收入。
儲蓄國債包括憑證國債和電子儲蓄國債。提前提取的罰息方式不同,但都要收1元‰本金手續費。以2021年第二期3.97%的五年期國債為例。
【1】 憑證國債:半年以下提前提取利率為0;半年以下1年提取利率為0.54%;1年以下2年利率為2.27%;2年以下3年利率為3.29%;3年以下4年利率為3.71%;4年以下5年利率為3.95%。
憑證式國債提前提取收益=投資時長×對應年利率-手續費
若提前購買的10萬元五年期票面利率為3.97%的憑證式國債,則:
前四年提取收入=4×3.85%×100000-100=15300元;
到期收益5×100000×3.97%=19850元。
利息損失為4550元。
【2】 電子式國債:不滿半年提前支取利息為0;滿半年不滿2年支取扣除180天利息;滿2年不滿3年扣除90天利息;滿3年以上扣除60天利息。
電子國債提前支取收益=年收益×持有年-利息扣除-手續費
若提前購買10萬元五年期票面利率為3.97%的電子國債,則:
前四年提取收入=(4-60/365)×3.97%×100000-100=15780-652.6=15127.4元。
因此,無論是憑證國債還是電子國債,如果提前提取,利息損失相對較大,但存款一年以上,與同期大銀行存款相比仍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目前,市場上的投資和金融產品種類繁多,其中國債更受公眾歡迎。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產品。國債包括儲蓄國債和會計國債,那么國債隨時提取嗎?你能提前提取嗎?
國債可以隨時取出嗎?
是的。國債可以隨時提取,即支持提前提取。國債包括會計國債、憑證國債和電子國債,三種國債可以申請提前支付,持有人可以攜帶有效身份證和相關憑證到購買國債的銀行營業網點辦理提前支付手續。需要注意的是,國債通常是本息到期或年利息,如果提前提取,將影響最終收入。
儲蓄國債包括憑證國債和電子儲蓄國債。提前提取的罰息方式不同,但都要收1元‰本金手續費。以2021年第二期3.97%的五年期國債為例。
【1】 憑證國債:半年以下提前提取利率為0;半年以下1年提取利率為0.54%;1年以下2年利率為2.27%;2年以下3年利率為3.29%;3年以下4年利率為3.71%;4年以下5年利率為3.95%。
憑證式國債提前提取收益=投資時長×對應年利率-手續費
若提前購買的10萬元五年期票面利率為3.97%的憑證式國債,則:
前四年提取收入=4×3.85%×100000-100=15300元;
到期收益5×100000×3.97%=19850元。
利息損失為4550元。
【2】 電子式國債:不滿半年提前支取利息為0;滿半年不滿2年支取扣除180天利息;滿2年不滿3年扣除90天利息;滿3年以上扣除60天利息。
電子國債提前支取收益=年收益×持有年-利息扣除-手續費
若提前購買10萬元五年期票面利率為3.97%的電子國債,則:
前四年提取收入=(4-60/365)×3.97%×100000-100=15780-652.6=15127.4元。
因此,無論是憑證國債還是電子國債,如果提前提取,利息損失相對較大,但存款一年以上,與同期大銀行存款相比仍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