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PP整體呈現區間振蕩,供需整體呈現雙弱格局,供需面尚無突出矛盾,多路線裝置虧損嚴重,成本支撐較強,PP估值偏低。PP價格走勢總體圍繞低估值與弱需求博弈。
PP估值低位
今年二季度與2021年四季度PP的行情均為成本端波動引發的。2021年,受能耗雙控政策影響,煤價上漲導致煤制裝置負荷出現檢修,成本端提振PP大幅走強。此后政策施壓煤價,煤價持續偏弱運行,帶動PP高位大幅回調近30%。今年二季度,俄烏沖突引發原油價格快速大幅上漲,一度提振PP再度摸高至10000元/噸附近。此后原油價格高位有所回調,PP快速回落,目前基本跌至2021年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前水平。而市場對地緣風險引發供應收縮的憂慮仍在,WTI原油期貨價格仍處于100美元/桶上方,較俄烏沖突爆發前仍有10%左右的漲幅。
受俄烏沖突影響,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歐洲天然氣供應緊張,帶動丙烷價格大幅上漲,聚丙烯原料端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而終端驅動偏弱,向下傳導不順暢,PP多路線裝置出現面包比面粉便宜的狀態。PDH裝置路線以及油制路線虧損依然維持1000元/噸以上,外采丙烯虧損400元/噸左右,僅煤制裝置有一定利潤,整個行業利潤低迷。因此,從絕對價格和行業利潤來看,PP估值偏低。
下游消費低迷

隨著行業虧損加劇,中石化等企業裝置主動檢修降負,PP裝置負荷從2月底九成以上降至八成附近,處于近幾年的低點。而聚丙烯產量維持較高水平,今年1—4月國內聚丙烯產量989萬噸,同比增加6.8%。低負荷下,產量增加主要來源于新增產能釋放。一季度主要新增產能來源于浙石化二期90萬噸。目前行業整體虧損狀況仍未改善,5月檢修依然較為集中,包括浙石化、東華能源等大型裝置,整體負荷依然處于低位;新增產能方面,計劃依然存在,但新裝置開車節奏有所放緩。
聚丙烯下游包括塑編、BOPP、注塑等,主要在塑編領域。今年終端消費不佳,疊加疫情擾動,塑編、BOPP、注塑開工低迷,雖然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物流有所改善,BOPP、注塑企業開工分別回升至60%及50%以上,但修復力度仍較為有限,且塑編企業開工率45%,處于近幾年同期的最低水平,整體下游消費低迷。
綜上所述,目前裝置負荷低位,下游企業開工修復力度尚有限,供需延續雙弱格局,供需面缺乏核心矛盾點,而油價處于高位振蕩,PP估值偏低。因此,PP短期仍無核心驅動邏輯,價格僵持局面短期或難改變,預計維持區間振蕩。(作者單位:興證期貨)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