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數月,美國物價飛漲,一度出現近40年最嚴重的通脹,美國民眾叫苦不迭,對經濟復蘇信心明顯下挫。
上周美國公布了4月最新通脹數據,還在8%以上的高位徘徊。拜登疾呼通脹“高得難以接受”,并且還在發表全國講話時再次強調,“解決通脹是我在國內的首要任務。”
據了解,在推動美國上漲的各項因素中,能源價格貢獻最多,其中上漲更是對能源價格上漲,貢獻最多。美國汽車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上周四,美國零售均價已連續14日創歷史新高,零售均價也創新高。上周五NYMEX 6月汽油期貨收漲4.4%,報3.9578美元/加侖,創收盤最高紀錄,一周累漲逾5%,連漲三周;NYMEX 6月天然氣期貨收跌0.98%,報7.6630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一周累漲4.7%,連漲兩周。
拜登三板斧:“波段操作”、訴OPEC壟斷、籌劃原油消費國“爾”,歐佩克和石油商不為所動
為了對抗高能源價格,拜登政府可謂絞盡腦汁、“花樣整活”,總結起來,至少已經祭出了三個“大招”。
拜登政府先是玩起了“波段操作”。三月底,拜登政府宣布“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釋放1.8億桶原油儲備,彌補原油供給短缺以控制油價,隨后宣布今秋招標采購6000萬桶原油來補充庫存,希望能夠通過保證未來的需求來鼓勵行業當下加大生產,從而降低油價。
但頁巖油行業不僅沒有在政府號召下日夜開工,甚至還任由產量下降,資本投入也遠遠無法和上次油價破百時相比。石油巨頭在拿到油價帶來的巨額利潤之后,并沒有選擇繼續投資以提高供應,而是傾向于通過股息和向派發現金。
“管不了”國內石油商,拜登政府使出第二招:本月初,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以17票贊成、4票反對的壓倒性優勢投票通過了一份針對OPEC的“NOPEC”反壟斷立法草案。假如NOPEC成為立法,美國檢察官就能以打擊壟斷行為和市場操縱為由,在聯邦法院對OPEC或其成員國,提起訴訟,俄羅斯這類和OPEC聯合減產、增產的OPEC+成員也可能被起訴。
對此,阿聯酋能源部長在上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OPEC在當下的能源危機中遭受不平等的攻擊,美國破壞其生產體系的舉動可能會導致油價飆升300%。
歐佩克甚至還增加了減產力度。上周公布的OPEC5月月度報告稱,今年4月,OPEC成員國對OPEC+聯合減產協議的執行率達到162%,OPEC當月合計減少的產量較聯合減產的要求規模多了85.1萬桶/日。
歐佩克不為所動,拜登政府再出一招:上周與意大利總理德拉吉會面后,雙方提議成立一個石油消費國“卡特爾”,其中包括就俄烏沖突帶來的能源市場影響進行談判。
但意大利總理似乎也不買賬。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德拉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和拜登對全球能源市場結構感到“不滿”,并討論了限制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總體概念”。
分析人士指出,事實證明,一個石油買家卡特爾很難達成一致。比如,1973年阿拉伯石油禁運后成立的國際能源機構IEA,其仍難以達成關于釋放緊急儲備石油的集體協議。IEA當初就是是為了對抗歐佩克的影響而成立的。

歐佩克和美國石油商為何不愿增產,美聯儲加息后油價怎么走?
談及當下原油市場增產情況,建信期貨能源化工高級研究員李捷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根據OPEC5月報,OPEC內部減產執行率持續分化,沙特、伊拉克、阿聯酋和科威特4個大型產油國2022年4月平均減產執行率保值在100%左右,基本保持足額生產。其他小型產油國則受制于產能、人力、資金等因素,減產執行率持續走高,尼日利亞執行率已經突破500%。后期來看,沙特等部分大型產油國滿足于高油價,不希望進一步增產,而中小產油國則受制于國內產能因素,無法達到產量配額。OPEC供應增量有限。
美國方面,李捷表示,EIA 5月報中將美國2022年原油產量下調10萬桶/日,為數個月以來首次。3月末達拉斯聯儲曾針對頁巖油上游企業進行調查。123家受訪油氣公司CEO中有僅有40%的人認為美油在100美元/桶以下仍能使得上市頁巖油企業繼續增產,而近30%的CEO認為上市油企增產與否和油價沒有直接關系,59%的CEO認為不愿增產是投資者的壓力和資本開支紀律所致。因此,預計2022年美國原油產量增速有限。
當前原油市場基本面情況如何?
據國投安信期貨原油研究員李云旭介紹,需求方面,近期國內疫情形勢嚴峻對油品需求的影響仍在持續,煉油利潤持續承壓,山東地煉開工率由4月初49%小幅反彈至53%,但仍處近5年同期最低位,主營煉廠開工率由3月初77%降至上周67%附近,再創近一年最低水平。全球在飛商業航班數近一個月來延續季節性回升態勢,但受國內需求拖累,全球在飛航班數當前與2019年正常時期的差距為17.5%,大于三月初12%的水平。目前國內防疫形勢仍舊嚴峻,油品需求端的好轉難時點難有一致預期,5月或仍維持弱勢。
供應方面,歐佩克+上周部長級會議維持6月線性增產計劃,符合市場預期,但其對俄羅斯等國家的產量目標或已顯然難以達到,實際產量較目標量的差距可能進一步擴大。市場短期關注重點集中于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的禁運措施細節。截至上周日歐盟成員國尚未就禁運方案達成協議,但G7集團領導人已在與烏克蘭通話中承諾將逐步淘汰或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并為世界提供獲得替代供應的時間。從市場消息面上看,歐盟的禁運方案框架為今年年底內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予以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豁免至2024年,但匈牙利方面仍不同意,預計未來幾天將恢復繼續談判。整體來看目前歐盟分階段禁運時間點符合此前市場預期,但覆蓋面大于預期,若在對待混合油、轉口貿易等細節措施上較為嚴苛,俄油下半年出口降量可能顯著放大。從路透船期數據來看,4月俄羅斯原油海運裝載量530萬桶/日,高于3月466萬桶/日,5月第一周裝載量453萬桶/日,沖突以來海運出口量仍未呈現趨勢性影響,但4月以來中輕質及燃料油出口降量同比分別均為40萬桶/日左右,其石油出口降量仍不及此前預期,且小于IEA成員國的戰略儲備計劃釋放量。
“從當前基本面來看,俄羅斯原油出口降量不及預期、戰略儲備持續釋放及國內需求偏弱帶來的弱現實局面難有實質性改善,月差反彈空間有限。從預期層面來看,歐盟禁運落地后難有進一步的利多呈現,雖俄羅斯產量繼續下滑難以避免,但過渡期內歐佩克及美國產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遠端缺口預期亦相對有限,絕對價格不宜過分看高,區間上沿附近仍以偏空看待。”李云旭說。
接下來美聯儲持續加息已成市場共識,對油價影響幾何?
恒力期貨張蓓認為,當前能源的供應受制于全球碳中和,和后疫情時代油價大幅回落導致全球能源上游投資急劇壓縮,兩方面因素導致即使油價處在高位,產量仍然釋放不出。而未來重資產、高碳排放領域的投資將不在是受到資本青睞,也促使油價在當前的現實情況下有交易的預期。
張蓓進一步分析稱,美聯儲加息預期導致油價回落,參照近40年6次加息歷程看,每次加息均伴隨著金融市場的動蕩,而加息周期短則8個月,長則3年直至通脹得到有效遏制。最近一次加息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從0%加息至2.25%。對應國際油價在35—85美元/桶區間波動,價格中樞圍繞在55美元/桶。由于大宗商品以美元計價,美元升值將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回落。2018年美聯儲共加息4次,導致油價從高位85美元/桶,回落至55美元/桶。由此可以得出,加息對油價有抑制作用,但是效用如何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目前美國要控制通脹又要避免經濟硬著陸,在疫情當下舉步維艱。前期大宗商品交易通脹,現在和未來將交易通脹結束預期,那么交易主邏輯將從加不加息轉變為加息的節奏上。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來源:東方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