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外長會議5月16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由于匈牙利的反對,會議未能就通過包括對俄羅斯石油禁運在內的第六輪制裁提案達成一致,但是國際原油價格還是處于小幅、持續上漲之中。當前國際原油高位振蕩,但地緣政治因素會加劇原油價格的波動率。一方面,從供應來看,OPEC和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并沒有因高油價和高利潤而增產,而俄羅斯原油出口短期雖然下降幅度不大,但是中期來看出口下降趨勢很難逆轉。另一方面,疫情和高通脹導致全球經濟二季度大概率會出現普遍的增長放緩,消費增長同樣會放緩。目前包括OPEC和EIA在內的機構紛紛下調二季度和2022年的原油需求增長預期。此外,美聯儲當前遏制通脹的貨幣緊縮步伐還會持續,甚至會加碼,這會進一步抑制經濟增長和原油消費。所以盡管原油供應依舊偏緊,但是很難突破前期高點。
原油供應依舊未能放量
從供應端來看,4月,俄羅斯原油產量下降明顯。根據俄羅斯燃料和能源綜合調查部門(CDU-TEK)的數據,4月1日至6日,俄羅斯平均每天的原油產量為143.6萬噸,相當于1052萬桶,比3月的1101萬桶/日減少4.5%,創近兩年來的最大降幅。IEA預計,俄羅斯5月將損失160桶/日的產能,6月進一步升至200萬桶/日;若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升級,則從7月起損失產能將升至近300萬桶/日。
出口方面,4月俄羅斯原油出口量比3月增加62萬桶/日,達到810萬桶/日。歐盟仍是俄羅斯石油的最大市場,有43%的石油出口流向歐盟。西方的制裁并沒有完全阻止全球客戶購買俄羅斯的原油,只是因制裁的原因導致采購流程更加復雜,需要通過將外幣轉化為盧布采購俄羅斯原油。5月,俄羅斯原油出口有所下滑,據彭博社消息,經由全球最大石油管道網絡運營商、俄羅斯企業Transneft網絡的輸送量如果不計算在內,5月上半月俄羅斯出口原油為60.86萬桶/日,環比4月下降4.1%。
圖為OPEC原油產量
OPEC方面,增產面臨瓶頸,且OPEC也不愿意大幅增產。5月5日,OPEC+會議決定下個月小幅增產,6月僅增產43.2萬桶/日,繼續無視以美國為首的主要石油消費國對其超量增產以打壓油價的呼吁。OPEC月報顯示,4月,OPEC成員國對OPEC+聯合減產協議的執行率達到162%,OPEC當月合計減少的產量較聯合減產的要求規模多了85.1萬桶/日。
市場正密切關注OPEC下一次會議,也就是6月2日,是否能達成增產協議。投資者可以在會議前使用芝商所OPEC觀察工具(OPEC Watch)了解開會預期結果的最新概率。OPEC觀察工具利用芝商所WTI原油期權價格計算OPEC會議達成某種結果的概率,也就是根據在會議前后到期的每周期權和每月期權的表現,得出概率大小。
OPEC+堅持認為自己不應為地緣政治沖突引發的供應中斷負責,而且更擔心疫情復燃帶來的需求疲軟,并堅稱“供需基本面和前景均基本平衡”,完全沒有討論西方對俄制裁。OPEC秘書長巴爾金多表示,其他產油國不可能取代俄羅斯超過700萬桶/日的出口量,“閑置產能根本不存在”,似乎在反駁美國提到的沙特和阿聯酋等OPEC大國有能力超量增產。
美國方面,頁巖油生產商似乎也不愿意增產,不僅沒有在政府號召下日夜開工,甚至還任由產量下降;資本投入也遠遠無法和上次油價破百時相比。石油巨頭在拿到油價帶來的巨額利潤之后,并沒有選擇繼續投資以提高供應,而是傾向于通過股息和股票回購向股東派發現金。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的數據顯示,按當前原油價格計算,運營商今年將產生180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近幾個月來,雖然鉆井平臺的數量有所增加,但主要由私營公司主導,而能源巨頭們增產意愿較低,每天1180萬桶的石油產量仍低于疫情前的1300萬桶的峰值。
需求增長同樣也在放緩
一方面,從海外市場來看,盡管疫情管控放開,但是經濟增速放緩,尤其是歐美等國家高通脹遏制居民的消費支出,美國即將到來的夏季自駕游可能因高汽油價格而減少。據外媒報道,美國汽油期貨有史以來首次突破4美元/加侖,全國平均汽油零售價格升至紀錄新高。數據顯示,4月美國房地產銷售、制造業產出(制造業PMI)等指標都指向美國經濟在放緩。
另一方面,原油在工業層面的消費可能會放緩。4月,中國原油進口同比增長6.6%,但是成品油進口同比大幅下降24.4%。這意味著4月原油進口同比增速可能是集中到港所致,4月煉廠開工率因疫情影響有所降低說明并非是需求強勁所致,所以5月中國原油進口很難維持較高的增長。
OPEC5月月度報告稱,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將較去年增長336萬桶/日,增幅較4月報告預期的367萬桶/日下調逾30萬桶/日。今年二季度的預期增幅將從一季度的520萬桶/日降至280萬桶/日。IEA發表月度報告也將原油需求量下調,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從此前的242萬桶/天下調至222萬桶/天。
原油作為大宗商品周期中最后一漲的品種,往往反映經濟景氣度的拐點。從全球經濟來看,未來逐漸將從“脹”走向“滯”,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需求不是很樂觀。但是由于大多數大宗商品供應端也存在約束,例如地緣政治、疫情或碳排放政策,因此原油短期難以大跌,但漲勢也會因需求萎縮而放緩,預計呈現高位振蕩走勢。投資者可以運用芝商所WTI原油期貨合約 (產品代碼:CL) 和上期能源原油期貨對沖高油價的風險。(作者單位:寶城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