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美玉米進口成本連續4日升高,再創3周新高。而國內玉米市場多空交織,玉米價格呈現偏弱運行態勢。市場人士表示,隨著美玉米遠端供需預期轉向寬松,美玉米價格重心將逐步下移。同時,外盤谷物供需及價格變化對國內玉米價格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中信期貨玉米分析師李興彪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從國際方面來看,俄烏谷物出口將沖擊美國谷物市場,巴西玉米豐產再度擠占美國出口市場,美玉米出口步伐遠低于去年同期。不過,由于烏克蘭玉米收獲緩慢,烏克蘭農業部表示,2022/2023年度烏克蘭玉米產量或僅有2200萬噸,遠低于去年的4190萬噸。此外,墨西哥政府決定將轉基因玉米禁令推遲到2025年。受此影響,美玉米前期的不樂觀氛圍有所緩和,期價小幅回升,從而提振我國玉米市場氛圍。
“事實上,美玉米出口和工業消費存在下調的可能,而本年度庫消比存在上調的可能。目前玉米種植利潤豐厚,下年度美玉米產量將明顯增長,如果僅考慮產量端的變化,那么下年度庫銷比預計明顯回升。然而,庫銷比和玉米價格呈負相關性,如果庫銷比回升,那么美玉米價格將下行。隨著美玉米遠端供需預期轉向寬松,美玉米價格重心將逐步下移。”招商期貨飼料養殖研究員馬幼元分析說,在原油價格下跌和俄烏沖突緩解的背景,后期玉米種植成本有望下降。同時,隨著全球疫情形勢逐步好轉,港口周轉加快,運費有望下降,這也將帶動谷物進口國的進口成本下降。
從國內方面來看,近期玉米市場多空交織,價格呈現偏弱運行態勢。格林大華期貨玉米分析師張曉君表示,當前玉米市場的主要驅動邏輯在于基層售糧進度和下游建庫節奏相互博弈。10月中旬以來,東北主產區受物流運輸緩慢等因素影響,基層上量受阻,市場有效供給不足,而下游企業囤貨意愿增強,供求偏緊支撐玉米價格走高。11月底以來,隨著物流運輸恢復通暢,前期積壓糧源流向市場,市場有效供給增加,企業囤貨意愿減弱,供求寬松施壓玉米價格下跌。“雖然近期基層售糧進度有所加快,但仍明顯慢于去年同期水平。”她說,隨著雙節臨近,市場有望迎來一波售糧高峰,市場有效供給增加,季節性賣壓將陸續顯現。
據李興彪介紹,現階段生豬養殖利潤連續下探至成本線附近,飼料企業重新評估后期玉米需求,加之多數飼料企業已經完成備貨,玉米采購量有限。深加工方面,玉米淀粉生產利潤持續縮水,產成品庫存累積,部分企業停機檢修拉低開工率,玉米需求維持剛性采購,通過拉長備貨窗口期控制成本,預計下游需求低迷態勢短期仍將持續。

“綜合來看,當前農戶售糧積極性提高,年前變現意愿增強,玉米上量增加,供應保持充裕。而下游消費表現低迷,市場利好因素有限,需求端欠佳或持續向供應端施壓,玉米短期料延續偏弱調整態勢。”李興彪建議,后期轉折點關注售糧進度以及下游飼料食品端備貨情緒,在無新增因素的擾動下,玉米市場或迎來適度反彈。
張曉君認為,目前疫情不確定性因素減弱,季節性賣壓將逐步兌現。同時,下游企業以理性滾動補庫為主。由此預計,在季節性賣壓釋放之前,玉米仍將維持偏弱態勢運行。
在馬幼元看來,2022/2023年度國內玉米產需缺口略有擴大,而補缺口的路徑更多由內轉外,外盤谷物供需及價格變化對國內價格的影響會越來越大。國內玉米價格將根據自身階段性供需松緊的變化,圍繞進口成本波動,國際進口玉米價格下降將帶動國內玉米價格重心下移。此外,國內替代谷物價格、種植成本及貿易成本也對玉米期價產生影響,預計本年度國內玉米期價有望在2600—2900元/噸高位振蕩。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