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約本周走勢及成交情況
1、本周震蕩
2、滬本周成交情況
12月19--12月23日,滬銅指數總成交量72.6萬手,較上周減少4.4萬手,總持倉量40.1萬手,較上周減倉0.7萬手,滬震蕩,主力合約收盤價65450,與上周收盤價微張0.11%。
二、影響因素分析
1、宏觀面
12月Markit美國PMI數據顯示,當月服務業PMI初值降至44.4,創8月份以來新低,且連續六個月萎縮;綜合PMI初值降至44.6,為2009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糟糕的表現之一,并且遠低于預期,和其他主要經濟體上漲的趨勢背道而馳;制造業PMI初值降至46.2,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
12月美國Markit制造業PMI初值為46.2,低于11月的47.7和去年同期的57.7,創下2020年以來的最低讀數,也低于市場預期的47.8。
12月美國Markit服務業PMI初值44.4,低于市場預期的范圍45.5至47,和11月的46.2相比,也有明顯下降,同時低于去年同期的57.6,這是該指數連續第六個月下降,并創下今年8月以來最低。分項來看,服務業收費指數從11月的54.6降至54.5,創自2020年10月以來的最低讀數,投入品價格較上月下降,創自2020年10月以來的最低讀數。
標普全球旗下IHS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2月制造業PMI初值47.8,為連續6個月低于榮枯線,預期值和前值均為47.1。
雖然制造業活動繼續萎縮,工廠產出連續第七個月下降,但生產下降速度有所放緩,表明與10月份的急劇下降相比,收縮步伐進一步明顯放緩。
歐元區12月服務業PMI初值49.1,為連續第5個月低于榮枯線,但高于預期值和前值的48.5,這表明服務業活動的收縮步伐也有所放緩。
PMI結果表明,歐元區第四季度的整體表現將不及上一季度。另外,如果排除疫情期間的封鎖時期,截至12月三個月PMI均值的表現表明,歐元區經濟已經出現了自2013年以來最嚴重的收縮。
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經濟雖然依然疲軟,但情況已經好轉。德國12月綜合PMI初值回升至48.9,為2月份以來首次回升,但為連續三個月位于榮枯線下方。其中,服務業PMI從11月的46.1回升至49,制造業PMI從11月的46.2回升至47.4。法國12月綜合PMI初值48,創去年4月份以來最低紀錄,并為連續3個月位于榮枯線下方。其中,服務業PMI從11月的49.3降至48.1,創22個月來最低紀錄,制造業PMI從11月的48.3回升至48.9。
歐洲央行下調經濟增長預測,預計由于能源危機、高度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活動減弱和融資條件收緊,歐元區經濟可能在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陷入萎縮。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教授12月19日在接受“醫學界”采訪時提示,接下來的一兩周內會迎來重癥高峰,因此各醫療機構應該早做準備。
國外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在12月12日至18日的一周內,日本國內的新增確診病例數與前一周相比增長23%,達到104萬6650例,已經連續七周居全球首位。一周新增45萬例的韓國位居第二,新增44萬例的美國位居第三,另外,日本在上周新增死亡病例1617例,同比增長19%,在全球位居第二,一周新增死亡病例2658例的美國在全球高居首位。
據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22日0時,全球海外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超過64193萬例,死亡病例超過664萬例。其中六分之一的確診病例發生在美國,美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達逾10169萬例,死亡病例至111.3萬例。
2、銅精礦供應寬松,新能源汽車續創歷史新高
海關總署12月19日公布,中國11月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241萬噸;同期增長10.3%,1-11月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2,317萬噸,同期增長8.6%。
11月底敲定2023年銅精礦長協基準價為每干噸88美元,較2022年同比上漲35%,礦端供應寬松成市場共識。ICSG預計,2022年全球銅礦增速為3.9%,到2023年,增速有望達到5.3%。
國內10月電解銅產量為90.12萬噸,同比增長14.20%,低于月初預期93.66萬噸。1-10月電解銅累計產量為851.25萬噸,累計同比增長2.8%。
新能源汽車續創歷史新高。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6.8萬輛和7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6%和72.3%,市場占有率達到33.8%。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5%。
動力電池裝車量方面,11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34.3GWh,同比增長64.5%,環比增長12.2%。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11.0GWh,占總裝車量32.2%,同比增長19.5%,環比增長2.0%;磷酸鐵理電池裝車量23.1GWh,占總裝車量67.4%,同比增99.5%,環比增長17.4%。1-11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58.5GWh,累計同比增長101.5%。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99.0GWh,占總裝車量38.3%,累計同比增長56.5%;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159.1GWh,占總裝車量61.5%,累計同比增長145.5%。
三、后市行情研判
宏觀面,美國12月綜合PMI初值降至44.6,為2009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糟糕的表現之一,并且遠低于預期,制造業PMI初值降至46.2,為2020年5月以來最低,歐元區12月制造業PMI初值47.8,為連續6個月低于榮枯線,預期數據表明,歐元區第四季度的整體表現將不及上一季度,歐美經濟可能在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陷入萎縮。
基本面,2023年銅精礦長協基準價為每干噸88美元,較2022年同比上漲35%,礦端供應寬松成市場共識,ICSG預計,2022年全球銅礦增速為3.9%,到2023年,增速有望達到5.3%。新能源汽車續創歷史新高,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25.3萬輛和606.7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5%。
盤面看7月中旬最低點到53300,超跌反彈,到8月初開始,滬銅一直在60000--64000區間震蕩整理,11月初突破上方64000區間,均線形成向上排列,技術面顯示多頭行情,11月中下旬開始回調整理,12月初到中下旬橫盤震蕩整理。
四、交易策略建議
中性觀望
來源:曲合期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