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bffd9"><cite id="bffd9"></cite></p>

      <cite id="bffd9"><b id="bffd9"><thead id="bffd9"></thead></b></cite>
        <output id="bffd9"><cite id="bffd9"></cite></output>

              <p id="bffd9"></p>

                    <p id="bffd9"></p>
                    只發布交易干貨的網站
                    用實戰期貨交易系統和心得助你重塑交易認知

                    +1分期貨開戶,保證金無條件+1%

                    點擊查看最新手續費保證金一覽表

                    從流動性周期看股指走勢

                    廣義的流動性涉及貨幣供應方式調整、資本管制政策變化、貨幣國際化布局及資本市場投資理念和風格變化等。如果一個金融體系流動性較強,那么意味著整個金融體系資金充裕、利率相對較低、資金借貸更容易,股指易漲難跌。反之,意味著市場資金短缺、利率攀升、易發生擠兌現象,股指易跌難漲。

                    從流動性周期看股指走勢

                    2000年至今共經歷六輪完整的流動性周期

                    流動性周期與經濟周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經濟增長處于蕭條期時,市場表現為供需雙弱、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大幅下降、失業率高企。此時,政府通常會采取系列調控措施,包括下調存貸款利率、降低法定準備金、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等。而當經濟處于過熱期時,表現為快速增長、通脹攀升、更多杠桿投機資金流入,從而從信貸路徑推升資產價格。此時,政府通常開始收緊經濟,采用適度從緊的政策,包括壓縮財政開支、控制信貸規模、提高存貸款利率等。在政府參與的市場中,當經濟從蕭條期逐漸進入復蘇期時,常常伴隨著刺激性政策的出臺及流動性的放松,而當經濟從過熱期向滯漲期過渡時,也會伴隨著調整政策的出臺及流動性的收緊。

                    2000年至今,國內共經歷六輪完整的流動性周期。

                    第一輪為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其中,上行階段為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下行階段為2003年9月至2005年4月。在這輪流動性周期中,股市表現相對平穩。

                    受益于2001年11月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內經濟出現新一輪增長勢能。經濟層面,2002年經濟增速位于上行周期,固定資產投資重啟增長,出口同比增速年內回到高位。貨幣政策方面,央行降低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繼續擴大公開市場操作,且通過外匯公開市場操作投放基礎貨幣;對信用社支農再貸款。財政政策方面,鑒于1997年下半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對國內經濟的影響,政府實行了四年積極財政政策,2002年財政政策延續此前基調,包括發行建設國債、推進各項稅費改革、完善出口退稅等。信用擴張持續,一方面,人民銀行連續四年增加對信用社支農再貸款,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貸款逐步增加,信貸結構繼續改善,周轉速度加快,企業存款下降。

                    經濟過熱引起宏觀調控成為流動性周期下行階段的核心。經濟層面,2003年經歷了“非典”疫情,但經濟增速依然處于上行周期,固定資產投資維持攀升態勢,出口同比增速高位徘徊。貨幣政策方面,在逐步收緊的基礎上加強對宏觀經濟“預調”和“微調”,加大公開市場對沖;對房地產信貸進行風險提示,規范房地產信貸市場發展,加強對商業銀行貸款窗口指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部分行業快速增長催生信貸擴張。

                    第二輪為2005年4月至2009年1月。其中,上行階段為2005年4月至2007年9月,下行階段為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流動性周期上行階段上證綜指上漲3.7倍,下行階段上證綜指回落67.2%。

                    2005年經濟增速繼續上行,GDP同比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27%一線波動,制造業投資增速較前一年有所回落,但依舊屬于高位水平。貨幣政策方面,一是在外匯占款持續大量增加的情況下,央行發行票據予以對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籠基礎貨幣;二是下調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境內商業銀行美元、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

                    2007年經濟增速見頂,進入下行階段。當年,GDP同比增長14.25%,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略有回落,但仍維持在27%的高位,制造業投資增速繼續高位運行。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瀕臨破產,次貸危機爆發,波及我國,使得央行多次加息。貨幣政策方面,央行收緊流動性,包括加大票據發行力度、以特別國債開展正回購操作、多次上調存款基準利率。

                    第三輪為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其中,上行階段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下行階段為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流動性周期上行階段上證綜指上漲64.17%,下行階段上證綜指回落19.83%。

                    2009年經濟增速波段性抬頭,主要原因在于國外次貸危機和國內汶川地震后,2008年國內推出“四萬億”擴大內需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回升,主要是房地產與基建投資快速崛起。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實行適度寬松政策,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

                    2010年經濟增速再次回到下行通道,投資增速同比回落,尤其是基建與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明顯。一方面,前一年基建、房地產投資形成高基數,導致次年投資增速回落;另一方面,政策負反饋,降準及房地產調控政策紛紛出臺,打壓投資。貨幣政策方面,經過一年有余的流動性釋放,央行開始收緊流動性,加息并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通過再貼現進行結構性調整。

                    第四輪為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其中,上行階段為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下行階段為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流動性周期上行階段股市維持振蕩,而2014年下半年啟動上漲行情。

                    2012年經濟增速位于下行周期,GDP同比增速與人均GDP同比增速分別為7.77%和7.1%,首次破8%。此外,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91%,地產投資快速回落,剔除2月的異常數據,全年平均同比增長26.98%,較上年同比增速回落10.51個百分點。政府采取了新一輪刺激政策,包括兩次降準和降息、審批通過大批投資項目等。貨幣政策方面,央行采取寬松政策,下調利率與存款準備金率。

                    2013年經濟增速與前一年持平,投資增速與工業增加值均較前一年小幅回落。但監管層對影子銀行的監管日趨嚴厲,市場流動性隨之收縮。貨幣政策方面,央行積極開展逆周期調節、窗口指導和信貸政策引導。

                    第五輪為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其中,上行階段為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下行階段為2016年8月至2020年1月。上證綜指在流動性周期上行階段延續上漲趨勢,而在下行階段展開振蕩行情。

                    此輪流動性周期上行階段經濟增速保持平穩,而投資快速降檔。2015年上半年,在國企改革、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及雙降等多重利好之下,基本面疊加杠桿入市共同推升牛市行情,但5月底,《證券公司融資融券管理辦法》提出監管杠桿資金,引發市場下跌。2015年8月11日經歷了“8·11匯改”。貨幣政策方面,央行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和逆回購操作利率。

                    流動性周期下行階段經濟運行平穩,而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制造業投資增速與房地產投資增速再度降檔。

                    第六輪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其中,上行階段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下行階段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流動性周期上行階段上證綜指上漲17.02%,下行階段窄幅回落3.49%。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經濟明顯承壓。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至-6.9%,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同比增速分別回落至-9.7%和-5.4%。不過,二季度起逐漸好轉。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制造業、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均出現同比回落,尤其是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在限售、限貸和限購等多項政策下回撤。貨幣政策方面,央行著力降低融資成本,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

                    2021年1月起,經濟逐漸恢復。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受到房地產下行周期及政策管控限制,房地產投資增速回撤,而制造業和基建投資增速回正。貨幣政策方面,以穩為主,利率維持區間波動。

                    流動性周期提前于經濟增長周期7—14個月。PPI為領先指標,PPI周期較流動性周期提前6個月,國債收益率為同步指標,與流動性周期表現一致。目前,國內處于流動性周期的上行階段,預計底部將在2024年出現。

                    流動性周期對股指的影響

                    通常而言,一個完整的流動性周期大約3年,從波谷到波峰和從波峰到波谷的時間有兩種比例,分別為1:1和1:2,即從波谷至波峰的上升時間大致為一年至一年半。由于2022年國內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同年年底央行開始釋放流動性,2023年年初流動性預計達到波峰,2024年年底回到波谷。

                    股指運行周期約為3年,與流動性周期時長相當,但股指通常會滯后流動性周期6個月到1年,相較滬深300與上證50,中證500與中證1000通常更早觸及底部。2013年,伴隨部分銀行交割違約,隔夜回購利率大幅上漲,央行并未啟動逆回購,雖然之后央行向一些符合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但股指仍然持續回落。當年年底,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股票發行逐漸由核準制向注冊制過渡,IPO重啟再度推動股指進入下行通道。

                    從流動性周期的角度來看,2022年1月流動性周期底部對應的股指底部出現在2022年10月,而股指頂部預計出現在2023年10月。在本輪流動性周期中,流行性底部對應的股指底部將出現在2025年年中。(作者單位:興證期貨)

                    ?

                    ?來源:期貨日報



                    本文名稱:《從流動性周期看股指走勢》
                    本文鏈接:http://www.bjhqmc.com/xun/186365.html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站內容均由用戶自發貢獻,或整編自互聯網,或AI編輯完成,因此對于內容真實性不能作任何類型的保證!請自行判斷內容真假!但是如您發現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疑似詐騙、虛假不良等內容,請通過底部“聯系&建議”通道,及時與本站聯系,本站始終秉持積極配合態度處理各類問題,因此在收到郵件后,必會刪除相應內容!另外,如需做其他配合工作,如:設置相關詞匯屏蔽等,均可配合完成,以防止后續出現此類內容。生活不易,還請手下留情!由衷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在此先謝過大家了~

                    我要說說 搶沙發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

                    切換注冊

                    登錄

                    忘記密碼 ?

                    切換登錄

                    注冊

                    我們將發送一封驗證郵件至你的郵箱, 請正確填寫以完成賬號注冊和激活

                      <p id="bffd9"><cite id="bffd9"></cite></p>

                        <cite id="bffd9"><b id="bffd9"><thead id="bffd9"></thead></b></cite>
                          <output id="bffd9"><cite id="bffd9"></cite></output>

                                <p id="bffd9"></p>

                                      <p id="bffd9"></p>
                                      成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