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因素仍在
展望后市,在高成本和供應偏緊的驅動下,雞蛋現貨價格高位運行或成常態,在現貨支撐下期貨價格重心也有望上移,但較難出現趨勢性單邊行情。
2022年,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玉米進口受限,加上國內飼料原料供應偏緊,支撐飼料成本居高不下。與此同時,隨著生活物資采購囤貨需求增加,雞蛋等生鮮品價格韌性增強,價格雖然也呈季節性漲落調整,但整體處于歷史同期新高水平。
2022年3—4月,雞蛋消費并未出現旺季,但市場蛋品供應緊張,支撐蛋價在傳統的修復期持續上漲,4月底產區雞蛋均價達到5.22元/斤的同期新高。5—6月,受梅雨天氣的影響,貿易商積極流轉庫存,蛋價回落調整。進入7月,蛋價陸續結束回調,并緩慢進入中秋備貨季,但中秋節前備貨總量未達預期,雞蛋均價承壓振蕩攀爬,在9月初形成高點。國慶節后,社會消費下降,但供應緊張問題再次突顯,同時替代品價格大幅上漲,推動蛋價在10月下旬再創新高,產區均價達到5.88元/斤,主要產區報價均超過6元/斤大關。2022年全年,蛋價雖受季節性擾動而漲落波動,但價格年內創下近6年新高。
2022年,不確定性因素較多,飼料運輸和蛋品發運成本增加,同時高成本抑制補欄積極性,全年補欄量處在相對偏低水平。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卓創資訊監測的18家代表企業商品代雞苗總銷量約為3705萬羽,環比下跌2.86%,同比下跌8.83%。年內成本持續高位,養殖單位補欄情緒謹慎,雞苗整體需求偏弱,年度補欄總量下滑。

2023年,隨著防疫措施繼續優化,運輸難等問題將不復存在,制約補欄的因素依舊在成本端,且新年度成本改善空間不大,所以補欄量或繼續維持低位。分月份來看,1—2月,氣溫較低加上春節假期,養殖戶2022年年底淘雞后多保持空欄狀態,補欄積極性不強。3—5月,氣溫逐漸回升,育雛難度降低,同期規模場和中小散戶紛紛復市開工,是傳統補欄旺季。6—9月,氣溫升高育雛難度增加,補欄積極性下降。10—12月,空欄籠位適當上雛,補欄量環比小增。2023年補欄進度或與2022年類似。按照4—5個月的生長周期推算,2023年在產蛋雞存欄有望先增后減,在產存欄高峰將出現在7—10月。
結合補欄與存欄結構,2023年,豬肉和蔬菜等主要替代生鮮品的價格預期回歸正常水平,農產品板塊內部的支撐效果減弱,全年現貨蛋價重心有望下移。不過,成本因素導致的蛋價偏高問題將依然存在,主要在于高成本抑制補欄積極性,存欄低蛋價下行空間受限,整體仍將在相對高位水平運行。
2023年,高成本以及供應偏緊將是支撐雞蛋現貨和期貨的重要驅動,現貨價格高位運行或成常態,期貨價格在現貨支撐下全年重心有望上移,但較難出現趨勢性單邊行情。參考2022年多次出現節后現貨不跌反漲的逆季節性現象,預計2023年先行下跌邏輯可能有較大的修正空間。當然,不排除在重大節日之前提前交易節后不樂觀的預期,使盤面單邊持續性下挫,但全年重心上移的基本判斷不變。因此,雞蛋提前交易預期之后將再次受現貨提振,實現期現收斂與修復,使期價呈V形反轉態勢。策略上,可瞄準春節前的價格回落預期,以及季節性回落后的低多修復機會。(作者單位:中州期貨)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