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合約在12月30日收在6263元/噸,月漲312元/噸(漲幅5.24%)。
回顧整個12月,上半月得益于疫情政策放開及房地產政策松綁,主力合約呈現向上抬升態 勢,下半月隨著疫情再沖擊的顯現及年底需求不振供需層面未能做出正面的反饋,行情逐漸進入震蕩盤整,臨近年底,過節效應進一步顯現,整體呈現先揚后盤走勢。?
二、現貨分析
的生產工藝有兩種:電石法和乙烯法,乙烯法制得的PVC品質純凈均勻,價格也略 高于電石法PVC。我國的交割品種為符合國標規定的SG5型一等品,交易所對交割產品是 由電石法還是乙烯法工藝制取的沒有明確限制。
截止至2022年12月30日,PVC現貨價格及價差如下所示:
當日國內乙烯法PVC現貨的平均價格為6,313元/噸,與上一月末相比,上漲165元/噸。
當日國內電石法PVC現貨的平均價格為6,138元/噸,與上一月末相比,上漲198元/噸。
當日乙烯法與電石法的價差為175元/噸,與上一月末相比,上漲33元/噸,價差尚處在歷史 較低水平。?
截止至2022年12月30日,聚氯乙烯期現價差為-66元/噸,與上一日比,減少3元/噸,這一 價差在歷史上處于較低水平。
三、供給分析
長期以來,我國PVC市場一直是以電石法和乙烯法兩種工藝路線并存的發展格局,但由于我 國“富煤、貧油、少氣”資源特點,電石法PVC成為我國主導工藝,但在國際市場上,主流PVC 產品都是以乙烯法制取的,而乙烯是由石油與天然氣等能源裂解制得的,所以PVC價格與國際油 價呈現出比較強的相關性。
乙烯法PVC的工藝路線為:---石腦油---乙烯---二氯乙烷(EDC)---氯乙烯(VCM)--- 聚氯乙烯(PVC)?
我國氯堿生產企業普遍采用電石法生產聚氯乙烯,電石法PVC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0%。
電石法聚氯乙烯的生產流程是:煤炭---電石---乙炔---氯乙烯(VCM)---聚氯乙烯(PVC) 目前電爐還原法是工業上生產電石的主流方法,這一方法以與石灰為原材料,按照一 定配比混合加入密閉式電石爐,通電加熱至2000度至2200度制得電石。由于這一方法需要消耗 大量電能,對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企業來說,電力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較高。
綜上所述,聚氯乙烯同時受到(電價)、焦炭和電石價格的影響,相關性 較高。
截止至2023年01月03日,我國是921元/噸,與上一日比,無變化;焦炭期 貨價格是2,610元/噸,與上一日比,下跌95元/噸。
截止至2022年12月30日,西北地區主流電石廠電石現貨平均價格為3,910元/噸,與上一日 比,無變化;全國地區的電石現貨價格為4,101元/噸,與上一日比,無變化。
氯堿企業在生產液氯時,同時會得到伴生產品燒堿。近年來,燒堿價格與液氯價格形成蹺 蹺板效應,即燒堿價格高企時,液氯價格相對較低,反之亦然,這使得氯堿企業的利潤維持在 一個合理水平。而液氯具有不易儲存和長途運輸的特點,所以廠商傾向于合成聚氯乙烯,消耗 掉多余的液氯庫存。
燒堿下游主要有氧化、造紙、印染和化工等行業,燒堿下游的回暖會帶動氯堿企業增產 燒堿,而伴生產物液氯將被制成聚氯乙烯,從而被動增加了聚氯乙烯的市場供給,這在一定程 度上會壓制聚氯乙烯的市場價格。一般而言,當燒堿價格較低時,聚氯乙烯價格傾向于維持高 位。
截止至2022年12月30日,離子膜燒堿現貨價格為1,344元/噸,較上一日,無變化,當前價 格處在歷史較高位置。
目前國內燒堿的主要需求來自于是氧化鋁生產環節,所以,燒堿的價格與氧化鋁的價格呈 現出較高的相關性。
國內電解鋁在房地產、汽車和電力等行業使用廣泛,這些下游行業的復蘇會增加對鋁制品 的需求,從而傳導至上游,推動燒堿價格上漲,間接影響到聚氯乙烯期貨的價格走勢。
截止至2022年12月30日,國內氧化鋁現貨價是2,965元/噸,與上一日比,無變化,目前價 格處在歷史平均位置。
四、需求分析
PVC在建筑行業消費結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約60%的PVC用于生產型材門窗和異型材等建 筑用材,可以說PVC的價格走勢與我國地產周期息息相關。
房屋開工后,排水、排污和雨漏系統通常會使用PVC管道;而在新房銷售后,室內裝修涉及 管線、門窗型材、裝飾用料也同樣會使用PVC材料。
從PVC產量增速與房屋開工增速的表現看,通常情況下,PVC需求滯后地產周期6-12個月。
截止至2022年11月,當年全國新屋開工面積累計值為111,632.04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 -38.9%,增速處在歷史較低水平;
其中,東部地區的新屋開工面積累計值為48,655.58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37.3%,增速處在歷史較低水平;
中部地區新屋開工面積累計值為30,307.37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34.5%,增速處在歷史較低水平;
西部地區新屋開工面積累計值為28,668.33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38.3%,增速處在歷史較低水平;
東北地區新屋開工面積累計值為4,000.76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55.7%,增速處在歷史平 均水平。?
雖然PVC下游需求主要來自于房地產,但隨著我國地下管廊建設、棚戶區改造等政策的逐步 落地,來自基建的訂單正逐步成為PVC下游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房地產需求形成互補,這弱化了 PVC下游的周期屬性。
截止至2022年11月,當年我國基礎設施固定資產完成額同比增速為8.9%,處于歷史較高水 平。
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固定資產同比增速為19.6%,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固定資產同比增速為7.8%,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固定資產同比增速為11.6%,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五、 庫存分析
我國聚氯乙烯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而下游塑料加工和銷售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地 區。西部地區的庫存高低能反映出上游廠商的生產和出貨情況,華東和華南的庫存高低則體現 出下游需求是否良好、經銷商是否愿意積極進貨。
截止至2022年12月30日,上游西部地區生產企業聚氯乙烯庫存是103,000噸,處于歷史較高 水平;下游華東華南地區聚氯乙烯庫存是255,500噸,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六、進出口
PVC屬于周期性較強的化工產品,其期貨價格往往受到供給(產量和進口數量)和需求(表 觀消費量、出口數量)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整理并分析供需平衡表是研究PVC期貨較為重要 的工作之一。
截止至2022年11月,PVC進口量當月值為4.17萬噸,處于歷史平均水平;PVC出口量當月值為8.45 萬噸,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七、后市展望
2023年1月的PVC行情,繼續維持前期觀點,中期宜逢低布局,靜待政策落地之后的基本面 傳導。主要是宏觀情緒偏樂觀:一是地產政策加碼空間尚存,二是管控放開以及政策刺激將帶 動需求回升。
來源:曲合期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