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鐵礦石出口關稅經歷多次調整,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提出了2030—2031年3億噸鋼鐵產能的愿景。俄烏戰爭引發了鐵礦石和鋼材的缺口,此次調整旨在保證印度鋼廠的原料供應。印度此次還對生鐵、熱軋卷板、冷軋卷板、棒材、不銹鋼、合金棒材等鋼鐵及鋼鐵半成品,加征15%出口關稅,取消了原有的2.5%—5%冶金焦、焦煤、鐵合金的進口關稅。政策旨在引導產業將碳元素、鐵元素留在印度國內。
具體來看,對于我國黑色板塊供需情況的影響依次是:鐵礦>焦炭>成材。國內黑色金屬整體估值偏高,往上受到鋼材需求疲軟抑制,而往下受到原料供應偏緊支撐。目前黑色金屬的主要矛盾在于原料的供應,雖然后期原料供應有緩解預期,而本次印度調整關稅拖累了國內原料供應緩解進度。
近期蒙煤和俄煤供應持續改善,但鐵礦石供應低位、去庫明顯,價格相對堅挺。中期來看,需求決定方向,原料供應并非無解,只是時間問題,重點關注原料供應情況。
鋼材:抬升海外出口價格中樞
2020年,印度粗鋼產量1億噸,其中半成品和成品鋼材出口1711萬噸,占比17%。從印度歷年產量和出口情況看,2020年印度出口量和出口占比都偏高,主要是疫情導致印度國內需求不足,增加出口所致。
根據國際鋼協數據,2019年全球半成品和成品鋼材出口量為4.4億噸,印度出口占比2.9%。以當前印度熱軋855美元/噸出口價格為例,關稅提高15%,出口成本提高128—983美元/噸,到歐盟的出口利潤關閉,到美國依然有利潤。印度提高鋼材出口關稅,疊加俄烏沖突影響,將抬升海外鋼材出口價格中樞。但對中國的鋼材定價影響大不。中國鋼材是全球價格洼地,印度鋼材出口性價比不如中國,當前印度鋼材增稅,中國對其出口替代有限,不改變中國鋼材供需寬松的格局。
鐵礦石:對我國市場影響較有限
近年來,印度鐵礦石出口量總體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分品類看,我國從印度進口的鐵礦資源包括球團礦、塊礦以及燒結礦等。從我國球團礦資源進口來源國來看,2021年我國主要從印度、烏克蘭、澳大利亞、巴西及哈薩克斯坦進口,從上述國家進口球團礦占比我國球團礦進口總量的31%、17%、9%、9%及8%。

由于我國主要從印度進口球團礦資源,考慮到俄烏沖突已經對全球球團礦及精粉供應造成下降壓力,印度上調出口關稅將會導致我國球團及精粉的進口量縮減。近期,澳大利亞與巴西球團礦發運量環比減少,預計短期內將對我國進口球團礦的價格造成一定的影響。但由于國產球團礦的替代性及國內鋼廠入爐結構的靈活性,印度上調出口關稅對我國影響比較有限。
印度球團出口關稅上調45%,以當前153美元/噸的印球價格來測算,關稅上調影響出口成本上升69美元/噸,至222美元/噸(折合人民幣1476元)。當前國產球團的價格為1300元/噸,印球上調關稅后,已經缺乏性價比。同時國產礦產量環比不斷上升,預計可以替代印度球團的減量。
雙焦:對焦煤價格有一定壓制
2021年我國焦炭出口644萬噸,出口占比1.4%。從出口國別看,印度、日本和印尼是我國焦炭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以2021年為例,日本成為我國焦炭出口第一大國,2021年我國對日本出口焦炭210萬噸,占比32.6%;第二是出口印尼80.2萬噸,占比12.5%;第三是出口印度69.1萬噸,占比10.7%。
我國是東南亞焦炭出口的價格洼地,印度取消焦炭5%的進口關稅,將繼續利好我國的焦炭出口,在國內雙焦供應偏低的格局下,將增加焦炭往上的彈性。但考慮到焦炭出口量占比低,當前雙焦的供需矛盾依然在供應端,而不在需求端。
焦煤方面,我國出口焦煤量很小,影響可忽略不計。印度是焦煤進口大國,主要進口來源于澳大利亞,2021年澳大利亞發往印度煤炭量為7379萬噸,其中焦煤1789萬噸;2022年1—4月,澳大利亞發往印度的煤炭量為2426萬噸,其中焦煤777萬噸。印度下降2.5%進口稅率有利于進口資源的進一步補充,同時對海外焦煤價格有一定壓制影響,但是由于稅率空間有限,對焦煤市場的影響不大。(作者單位:廣發期貨)
?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