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2022年,在國外消費復蘇、俄烏發生沖突、國內消費偏弱的大背景下,國際油價劇烈波動,化工品市場承受了高成本和低消費的雙重擠壓,行業陷入全面虧損狀態,尤其是下游化工及終端制造業生存難度加大。然而,與2022年宏觀主導邏輯不同的是,2023年在國際油價走勢相對平穩的前提下,化工板塊的波動將更多回歸到產業邏輯。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2022年,俄烏發生沖突導致國際油價大漲,受成本端的驅動化工品也跟隨上漲,但是這一驅動的有效性將在2023年有所下降。
“2023年的能源價格將較2022年明顯下降,化工品的主導邏輯將回歸于每個品種自身的供需情況。實際上,從整個化工品的基本面來看,部分品種的供需已經在2022年完成修復,還有部分品種仍然處在供需修復中。”申萬期貨能化分析師陸甲明表示。
“在高投產背景下,化工品的供應壓力依舊較大,但是消費走勢對化工品市場的影響可能成為關鍵,尤其是擴大內需將直接帶來化工品終端消費回升,這也將決定化工品的估值能否順利回升。”國投安信期貨投資咨詢部高級分析師關迪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3年,宏觀層面將呈現國內復蘇海外衰退的格局,但國際油價的波動預期相比2022年或許更平穩,化工品產業邏輯的主導作用將上升,而化工板塊的波動率或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對此,南華期貨研究院大宗商品研究中心能化總監戴一帆也認為,2023年,化工板塊價格波動或較前幾年小,在價格波動的把握上難度也會降低,整體較難呈現普漲普跌局面,各品種之間的分化走勢將更加明顯,后市需要關注化工板塊的結構性機會。

記者了解到,2023年,化工板塊能否出現“青云直上”的品種,更多取決于每個品種的供需修復程度。
“聚焦于需求復蘇、供給增加、利潤修復三個焦點,百花齊放或許是目前化工品整體表現的最佳注腳,同時也是全年的一個縮影。”陸甲明認為,2023年,國內化工板塊或呈現寬幅振蕩的重心上移行情。
“對于2023年化工板塊能否‘平步青云’,我們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戴一帆表示,2023年,雖然市場將以國內經濟復蘇為主線,但是化工板塊仍然存有幾個風險點:一是能源價格可能回落,利潤將逐步回歸產業。例如,目前能源價格較高,后期存在回落風險,會對部分品種形成一定壓制。二是部分品種仍然處于較高的產能投放周期,行業面臨劇烈競爭。三是化工板塊將面臨消費恢復不及預期的風險。
市場普遍預期,2023年,化工品走勢將主要圍繞消費向好的預期和消費預期兌現的節奏進行波動,產業供需邏輯將逐漸主導市場走勢。相對而言,低庫存、低投產的品種可以逢低多配。“這些化工品的修復較好,同時社會存量不高,這些品種的供給端或需求端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有可能提前進入單邊趨勢。”陸甲明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春節前化工板塊已經走出一波消費復蘇預期的行情,但二季度能否繼續兌現消費向好的預期,仍要看2月之后工人返崗及下游訂單恢復情況。
關迪認為,春節后,國內化工品將面臨庫存上升的壓力,而庫存壓力能否緩解主要取決于下游生產恢復節奏。在關迪看來,一季度,市場可能保持謹慎觀望態度。二季度之后,雖然預期生產和消費將逐漸回升,但是庫存壓力可能會成為關鍵,去庫順利的品種有望迎來估值修復機會。而部分投產壓力較大的品種,尤其是苯乙烯、PTA等上半年表現可能稍弱。三季度之后,市場將從淡季逐漸轉向下半年的旺季,屆時消費或迎來增長兌現的窗口。
?來源:期貨日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