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顧
本周震蕩上漲,截止周五(1月20日),SC2303收盤價563.9,較上周上漲5.24%。
周內中國的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好于預期,且OPEC對2023年經濟前景表示樂觀,加之國際能源署上調需求預測,市場石油需求前景向好支撐油價,國際油價上漲。前半周,美國CPI數據下降,通脹壓力減輕,美聯儲放緩加息的預期增加,美元指數,加上亞洲需求向好預期繼續提振市場情緒,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后半周,俄羅斯及伊朗出口增加,石油市場短期供應相對充足。受美國鷹派官員發言影響,加上美國12月零售銷售創一年來最大降幅,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衰退擔憂仍存,周后期油價區間震蕩。
截至1月18日當周,WTI原油價格為79.48美元/桶,較1月11日上漲2.67%,較12月均價上漲3.87%,較年初價格上漲3.31%;布倫特原油價格為84.98美元/桶,較1月11日上漲2.79%,較12月均價上漲4.47%,較年初價格上漲3.51%。
二、原油現貨市場回顧
截止至2023年01月19日,當日WTI原油現貨價格為80.33美元/桶,與上一日比上漲0.85美元/桶;Brent原油現貨價格為84.62美元/桶,與上一日比減少1.46美元/桶;WTI與Brent現貨價差為-4.29美元/桶,與上一日比上漲2.31美元/桶。
截止至2023年01月19日,大慶油田原油現貨價格為79.75美元/桶,與上一日比下跌2.15美元/桶;勝利油田原油現貨價格為83.54美元/桶,與上一日比下跌2.31美元/桶;中國南海原油現貨價格為81.68美元/桶,與上一日比下跌2.06美元/桶。
三、供給與需求分析
(一)本周原油供應情況
1.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量分析
截止至2022年12月,當月歐佩克月度原油產量合計為28,971千桶/天,較上月增加92千桶/天。
2.本周美國原油產量及庫存分析
截至1月13日當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與上周持平。
截止至2023年01月13日,美國原油和石油產品(含戰略儲備)合計庫存為1,601,607千桶,較上周增加2,378千桶;其中戰略石油儲備為371,579千桶,較上周減少1千桶;商業原油庫存為448,015千桶,較上周增加8,408千桶,庫存環比上升1.91%,同比上升8.27%;庫欣地區商業原油庫存為31,427千桶,較上周增加3,646千桶。
截止至2023年01月13日,本周美國原油活躍鉆機數量為623部,較上周增加5部,原油鉆機占比為80.39%;美國天然氣活躍鉆機數量為150部,較上周減少2部,天然氣鉆機占比為19.35%;美國活躍鉆機數量合計為775部,較上周增加3部。
(二)本周原油需求情況
截止至2023年01月18日,NYMEX汽油期貨的收盤價為2.52美元/加侖(折合106.01美元/桶),與上一日比下跌0.05美元/加侖,汽油期貨與WTI原油的價差為26.53美元/桶,價差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NYMEX取暖油期貨的收盤價為316.84美分/加侖(折合133.07美元/桶),與上一日比減少10.25美分/加侖,取暖油期貨與WTI原油的價差為53.59美元/桶,價差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ICE柴油期貨合約的收盤價為928.5美元/噸(折合125.47美元/桶),與上一日比減少8.75美元/噸,ICE期貨與WTI原油的價差為45.99美元/桶,價差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當月中國原油進口數量為4,806.5萬噸,與上月比增加132.5萬噸;當月原油出口數量為18.76萬噸,與上月比減少53.67萬噸;當月中國原油產量為1,678.3萬噸,與上月比減少43.9萬噸;當月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6,017.44萬噸,與上月比增加384.97萬噸。
四、基本面分析
利好因素:
1、歐佩克周二公布1月份《石油市場月度報告》中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222萬桶/日,或2.2%,與上個月的預測持平。OPEC預計中國的需求在2023年將增長51萬桶/日。OPEC表示,由于放寬了新冠防疫限制,今年亞洲的石油需求將出現反彈,并推動全球增長,OPEC并對2023年世界經濟前景表示樂觀。
2、美國勞工部發布12月CPI數據,整體與核心通脹均如期走低。根據美國勞工部周四的報告,12月份整體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1%,在能源價格下跌推動下出現了兩年半以來的首次下降。該指數同比上升6.5%為2021年10月以來最低。
3、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盟國,即OPEC+將在2月份舉行會議,以評估市場狀況,有人擔心該組織可能在最近的油價下跌之后再次削減石油產量以提振價格。
4、美元兌歐元跌至近九個月最低,此前公布的通脹數據提升了人們對美聯儲未來加息將不那么激進的預期。
5、國際能源署(IEA)月報表示,中國取消防疫限制將提振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創紀錄新高,而對俄羅斯的限價制裁可能會減少供應。盡管歐洲和美國可能出現溫和衰退,但中國重新開放將推動附近亞洲經濟體的復蘇,并將取代印度,引領全球石油需求增長。
利空因素:
1、伊朗石油出口在2022年的最后兩個月創下201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伊朗12月的原油出口量平均為每天113.7萬桶,比11月增加42000桶/日。這是SVB根據早先估計報告的2022年最高數字。
2、美國石油和天然氣活躍鉆井數量三周以來首次增加。通用電氣公司的油田服務機構貝克休斯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1月13日的一周,美國在線鉆探油井數量623座,比前周增加5座;為去年11月以來最多,比去年同期增加131座。
3、消息人士稱,俄羅斯預計西方的制裁將對其石油產品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影響生產,但這可能會留下更多可供出售的原油。
4、美國石油學會數據顯示,上周商業美國原油庫存繼續大幅度增加,同時汽油庫存增加而餾分油庫存減少。截止1月13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增加約760萬桶,汽油庫存增加約280萬桶,餾分油庫存減少約180萬桶。
5、美國12月零售銷售創一年來最大降幅,市場擔憂經濟衰退會導致原油需求下降。
五、投資策略與建議
本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內經濟數據好于預期,美元低位也支撐油價。同時,OPEC認為2023年全球需求將增加,對2023年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國際能源署也上調了需求預測,俄烏戰爭增加了地緣政治風險,利好油價。但俄羅斯和伊朗原油出口增加,原油市場短期內供應充足,且受累于美聯儲鷹派官員發言,加上美國12月零售銷售創一年來最大降幅,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衰退擔憂仍存。綜合來看,當前原油市場供需雙方進行博弈,預計下周原油將持續震蕩。
風險點:需注意新冠疫情、伊核協議、俄烏沖突等風險因素。
來源:曲合期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