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春播進度良好和美玉米播種提速之后,國內玉米期貨殺升水,目前已幾近跌破北港倉單成本。
目前北方港口二等糧收購價2800元每噸,折算平艙價2840-2860元每噸,華南蛇口港價格2920元每噸,反推東北貿易成本2850元每噸以上。6月1日C2209合約收盤2875,日跌幅2%。
利空邏輯
1.國內春播憂慮解除
5月23日,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我國春播糧食已超過九成,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播種進入掃尾階段。東北地區已春播糧食完成意向面積的91.7%、同比快3.4個百分點,其中春玉米播種基本結束,大豆近九成半,中稻栽插七成半。
我的數據顯示成長進度:14個地區玉米已經出苗,出苗率整體較好,多數在80%-90%,玉米多處于2葉1芯期,部分早播地塊在4-5葉期。10個地區玉米尚未完全出苗。從市場反饋情況看,23日之前農戶擔憂缺墑天氣影響出苗,但自24日出現的降水量尚可,基本可以解除旱情擔憂。
2.美玉米快速補種,播種進度大幅彌補,烏克蘭產量預期超預期好轉。
5月31日USDA每周作物生長報告顯示美玉米種植率為86%,接近87%的五年均值水平,過去三周,美國農民完成近三分之二的玉米播種。日內美玉米跌幅近3%。
3.國儲稻谷每周200萬噸競價交易有效緩解8-9月夏季玉米上市之前供應憂慮。

后市觀點
玉米2205合約迎來了單月合約歷史上最大交割量,達到121萬噸,這樣類型的殺基差期現回歸邏輯似乎已經是今日行情的預演,但另一方面,在長期我國玉米缺口彌補路徑未明,漲幅低于外盤,全球玉米持續緊平衡的背景下,下方空間或已經非常有限。
未來的重點探討是如果北半球這個夏季都風調雨順,那么:
1、全球的谷物平衡表是否有望變得寬松;
2、在即使總量過剩下的谷物市場,局部短期的市場中玉米如何定價;
3、2022年國內玉米種植成本折算北港平艙2700元每噸,我們應該給予種植者多少的種植利潤;
4、內外價差200元每噸,在年度1800萬噸的進口量下,國內相對低估的價格如何回歸。
(文章來源:CFC大宗商品研究)
來源:東方財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