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是一種重要的建材,也是玻璃制品制造的原材料,其價格對相關行業生產經營規劃和風險控制十分關鍵。本文將從供需、政策等多方面視角分析玻璃期貨價格走勢。
一、供需影響因素:需求下滑與供應增加壓力明顯
玻璃是以硅石、石英砂等成分為原料制成的非晶體固態材料,紋理透亮,廣泛用于建筑、汽車、船舶、裝飾品、電器等行業, 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材料之一。而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在上述這些行業中玻璃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使得玻璃市場需求量增大,但近年來供需狀況卻出現變化。
一方面,房地產、汽車等諸多玻璃主要使用行業增速放緩,降低了玻璃產品的消費需求。據統計,2015年中國玻璃銷售收入達到1656.47億元,2016年卻降至1486.87億元,同比下降10.28%。與此同時,全國玻璃產能利用率也不斷下降,創新低水平。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內玻璃企業擴產不斷,尤其是普通平板玻璃和光伏玻璃產能過剩的問題愈演愈烈。其中,玻璃鋼化生產線已經發展到6000x2400mm爐臺尺寸,而消費市場未能跟上步伐,致使供應壓力進一步增大。據玻璃行業協會公布,2017年全國玻璃用電扇為174.29億度,較2016年增加15.8億度,玻璃企業生產積極性很高。
二、政策風險增加:新做法導致行業走勢出現分裂

在供求之間的影響之外,最近政策層面對于玻璃市場的影響越來越顯著,給各個子行業帶來了波動。例如,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成功,促使玻璃行業加緊了對于側面玻璃等特殊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但與此同時,統一發放碳排放許可證、實施電力清潔消納等影響企業硅晶砂采掘和粗品供應的政策卻對光伏玻璃等亞行業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特別地,2017年1月份舉行的全國第十三次人民代表大會上推出并試點地區開展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國內當下存在的污染企業必須進行排查、整改。其中,玻璃行業被列入重點檢測領域,因為行業中玻璃鍍膜過程中有可能釋放記錄量元素鎘Cd,含鎘玻璃被列為“黑名單”,其長久以來的熱推銷價格被曝出依靠違規元素運作。
三、前景分析:玻璃行業需加速轉型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1月份,玻璃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0.3%。目前我國玻璃行業發展進入到了轉型升級階段,對于分為幾類的不同市場需求面擴大和沖擊,企業自身也面臨著很大的困難。
因此,未來的建議是玻璃行業要加速轉型,繼續開拓新市場,進一步推廣自身產品,強化自身創新能力,將側面玻璃、自潔伏韻玻璃等新領域緊密結合生產線。同時,必須深刻領悟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內外意義,從源頭把控自身質量,營造出符合健康環保標準的玻璃產品。
總之,玻璃市場需求產生影響,增長增速下降,供應過剩壓力也越發放大。進一步分析發現,政策層面存在的不確定性影響,也使得玻璃市場風險上升,使得各個分支行業之間因為因地制宜的政策變動而越來越分裂。只有加速轉型,通過品牌和質量引領產品、領先市場,通過綠色制造和適度集中、集群化布局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才能實現逆勢而上的提升,迎接未來的挑戰。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