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始,也是鐵礦石市場暴漲后的一年。鐵礦石價格在1月份初開啟上漲模式,直到4月份達到歷史新高,然后在5月份出現大幅度下跌。這個價格走勢一直持續到年底。
那么,今年的鐵礦石價格波動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供給側改革推動鐵礦石價格上漲
2015年初,中國政府宣布啟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項改革旨在消除過剩產能,整頓地方政府的不健康競爭行為,并提升中國產品的質量等級。這些措施都導致了鐵礦石供應扭曲,并且使得煤炭行業和鋼鐵行業遭受了嚴重的限制。
為了滿足中國市場對鐵礦石的需求,國內多家礦業公司增加了產量,但是全球市場上出現的鐵礦石供應緊張并沒有得到緩解。因此,鐵礦石價格在2015年上半年持續上漲。
但是,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太久。在4月份,亞洲某些銀行開始收緊信貸政策,因此降低了鋼鐵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量。在此同時,全球收縮型的貨幣政策也使得鐵礦石需求減弱,最終導致了價格下跌。

全球需求依舊是價格走勢的關鍵
鐵礦石市場不僅受到中國政府的影響,還會受到全球需求的影響。在過去一年中,由于多項原因,全球鋼鐵工業增長放緩。特別是中國,全球鋼鐵產能的三分之一都集中在中國,如果中國經濟放緩,就意味著全球的發展將受到巨大影響。
此外,印度、俄羅斯、南非等國家的增長率也放緩。俄羅斯和南非的問題在于本國礦業和工業部門遭受了制裁,而印度的問題則在于缺少大規模的投資和合理的市場鏈條。
總結
2015年鐵礦石價格走勢受到政府采取的限制措施和全球需求的雙重影響,長期來看,全球鋼鐵行業增長放緩還可能繼續對鐵礦石價格造成影響。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