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作為基礎產業的代表,其價格牽動著整個市場的神經。目前,我國經濟供求雙方面失衡狀況加劇,導致鋼材價格一度高企。據統計,目前國內鋼材價格每噸已經超過7000元,較去年同期上漲了約30%。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國家環保政策不斷升級,懲罰力度加大,很多小微企業因不符合環保標準被關停,導致市場上的低端鋼材短缺。其次是國內外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一些國家加大對我國出口鋼材的反傾銷稅率,進口市場也面臨嚴重限制,從而迫使國內鋼廠減產或停產,削減供應量。此外,新冠疫情多個國家爆發,搞垮了全球供應鏈和物流系統,導致鋼材及其他產品的運輸成本大大增加。

然而,疫情過后,隨著經濟的逐漸復蘇,部分需求旺盛的行業,如房地產、汽車、船舶、橋梁等,尤其是“十四五”規劃文化建設投資的推動下,鋼材需求量逐漸抬升,市場供求關系將有所改善。加上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可以帶動一批優質鋼材公司迎來重生,并將整個市場價格逐漸拉回合理區間。
總之,當前國內鋼材市場的高緩增長狀態必將呈現出供給側改革和消費升級兩方面的趨勢。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和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鋼材市場也將從中受益并步入健康良性發展軌道。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