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煤炭價格在近幾年一直處于持續震蕩之中,不斷受到宏觀經濟、政策變化、市場供求、環保限制等多重因素的影響。2016年末到2017年初,國內煤炭價格經歷了一輪較大幅度的上漲行情,尤其是隨著政策對“去產能”加碼以及禁止開采的限制,煤炭坑口價格暴漲,并帶動了整個下游產業鏈的漲價。然而,到了2018年,在藍天保衛戰繼續加碼的背景下,煤炭需求和價格再次降至較低水平。
煤炭價格的不斷變動反映了中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所面臨的挑戰。中國政府明確提出要改變傳統的高污染、高耗能的發展方式,大力推進清潔能源使用和減排工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核能取代煤炭成為了新的能源趨勢。

隨著核能的技術革新,各國分別在核燃料和核電站建設方面充分發揮了優勢。世界各國對于核能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德國、法國、英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都已經建立了大規模的核電站,其核能電量在局部地區已經占到絕大多數。目前我國核電已進入高速發展軌道,全國共擁有多個核電站點,成為我國普及清潔能源、緩解能源危機的重要力量。
隨著國內產能過剩的逐步去化,以及能源消費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未來煤炭價格將呈現出趨于平穩、甚至回落的趨勢。與此同時,隨著核能技術的不斷升級完善,核電將有望取代煤炭,成為主流能源之一。這將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革命”偉大事業的重大突破,未來值得期待。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