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和重工業產能的逐步恢復,最近國際鐵礦石價格迅速攀升。2021年5月,澳洲西部地區鐵礦石綜合價格指數(Mysteel 62% Fe澳礦指數)已經達到了超過230美元/噸,而東南亞的鋼材企業也跟進漲價,同時加劇了中國鋼鐵市場緊缺的供應狀況。
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其鋼材生產的原材料主要依靠進口鐵礦石,因此鐵礦石價格的上漲對中國的鋼鐵行業將造成深刻影響。
首先,高昂的進口成本將進一步加劇中國鋼鐵企業的壓力。中國的許多小型鋼鐵企業和階梯式財務組合(middling firms),無法承受高成本和合法基準的嚴格控制,因為他們需要購買的鐵礦石的數量以及價格都會削弱企業的利潤,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
其次,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也將導致中國的鋼材出口受阻。隨著全球需求的低迷,中國出口武鋼(http://www.wisco.com.cn/)、寶武鋼銀鋼(http://www.cisa.org.cn/)等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幾乎全部截至2016年退出海外市場,中國鋼鐵行業百年大合并也將朝著超大型、統一規格和全球布局的方向發展。

再者,中國政府正在推動的綠色能源轉型計劃也將對中國鋼鐵行業產生改變,并可能進一步加劇鐵礦石供應的短缺。隨著環保要求愈加嚴格,未來鋼鐵企業中將不再是垃圾焚燒、非法排污和高耗能的重工業,而更多地轉向使用高純度力學性能材料,因此中國的鋼鐵業將需要更多高品質鐵礦石的進口。
在此形勢下,中國鋼鐵企業需要采取積極措施,應付金融市場風險和鋼材價格波動的挑戰,比如開展產能合作、促進行業協會與地方政府間的協作、提高鋼鐵產品的附加值和合法性、推進一體化摸索等。同時,國內供應企業也有責任更加積極地開拓海外市場,確保中國的產能規模和生態環境質量接受國際前沿標準的審查和審核。
總之,對于中國來講,當前重要的是堅持產業協調發展,也就是促進全球貿易時對環保基礎設施的共享,并盡力縮小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鴻溝差距,以期最大限度保護萬物的生命與權益,既走出各項限制,又掌握利用各種機會的能力,獲得財富和知識的雙重收益。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