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煤炭市場價格持續走高,特別是在北方地區受限煤運輸能力,以及降溫天氣的影響下,煤價漲幅更是明顯。這種煤價上漲,不僅僅直接給“煤老板”帶來收益,更給下游行業帶來巨大壓力。
一、煤價上漲加劇“寒潮”下的供暖成本
首先受到影響的是居民家中的取暖費用,長期以來,人們普遍使用了空調或者電暖器進行取暖,但隨著電價不斷上漲,很多用戶選擇將取暖裝置轉向燃氣或者煤炭,但是在煤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這種“向煤而生”的取暖方式也面臨了極大的壓力,例如,一些地方居民煤氣每立方都比油價高出0.5元左右,如果一個家庭每年消耗10噸煤,變化可能就是幾千塊錢,對于不少中小收入者來說,是個不小的額度。
其次,煤價上漲也讓一些企業在降溫天氣下的供暖成本大幅提升。比如說,農業暖棚、溫室大棚使用燃煤鍋爐加熱,成本將會受到影響。進一步反映在市場上,將可能帶來對蔬菜等供應的影響。
二、煤價上漲對環保政策的挑戰

隨著各地在環保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并且推出了多項有力的控制措施,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普遍提高,使得一些煤炭企業已經不得不減弱生產規模,或者關閉部分設備。然而,與此同時,煤炭價格的上漲也讓那些還在維持生產的煤炭企業,面臨新的考驗。
企業在不斷推進環保工作的同時,又面臨著成本壓力,因為目前采用清潔能源和其他替代品仍然沒有成為主流,而煤炭使用率依舊居高不下。堅持在生產中繼續使用煤炭的一些企業,壓力頗為巨大,這將被看作是煤炭企業所面臨的挑戰。
三、政策調整對煤價變化的影響
由于煤炭爆炸事故不斷發生,政府也在為進一步加強煤炭行業管理,保證煤炭生產的正常安全,隨之推出了多項政策,這些政策可能會對煤炭價格以及煤炭企業帶來影響。例如,工商部門主管的“煤監”機構取消后,其職責被轉到國家能源局,此部門設立有4個局級和13個處級職位,如今已經成為煤炭市場上的話題。有關部門目前都在討論如何規范這樣一個巨大機構的職責性質,未來是否再次加強對煤炭市場的監管等問題。
總之,煤價上漲帶來的挑戰與壓力,不僅僅給“煤老板”帶來了好處,更讓政府和下游行業都面臨著挑戰,今后需要實現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行業升級和持續發展。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