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環保政策推動下,我國煤炭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等問題亟待解決。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中國煤炭市場的現狀與未來走向。
一、煤炭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占比趨勢上升。然而,煤炭供需缺口逐年擴大,環保政策推動下煤炭消費基本面發生了巨大變化。2018年底至今,煤價波動明顯,呈現逐月上漲趨勢,且煤價的高位震蕩極端反復,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二、環保政策影響
自2013年開始,我國先后發布了大氣十條水十條等多項環保政策,嚴格限制了煤炭行業的發展空間。尤其是近年來的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對煤炭市場造成了較大影響。2019年,全國停建和緩建煤電項目70個以上。
三、煤炭去產能

我國現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2016年,國家能源局啟動了煤炭去產能第三輪工作,規定到2020年全國煤炭去產能總量要達到1.5億噸以上。去產能促進了原煤和煤炭品種結構的優化,但也有部分企業放緩了市場開拓與新技術研發等力度。
四、可再生能源發展
在煤炭供需關系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為重要選擇之一。201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多次調整,近年來光伏發電、風電等分別有較大提升,發展態勢逐漸向好。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或將加速擴大。
結論
我國煤炭市場既有機遇又存在不確定性。當前,我國煤炭產能過剩、供需缺口等問題尤其突出。在此背景下,要繼續推動煤炭去產能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優化供求結構,提高市場效率。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要共同努力,穩妥有效地推動煤炭市場轉型升級。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