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為金融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迅速推進的移動支付、網絡支付以及其他多種交易方式,使得傳統柜面交易不再是唯一主流,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非柜面交易方式,如何合規開展非柜面交易尤為重要。
隨著金融監管的日趨嚴格,各種外部風險的不斷涌現,銀行在開展非柜面交易時,必須牢牢把握合規操作這個關鍵點。本文將從非柜面交易的定義、需求與優勢以及如何合規開展等方面作出詳細闡述。
一、「將非柜面交易」是什么意思?
非柜面交易,是指銀行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渠道,為客戶提供非現場、非人員實際指引的金融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短信銀行、自助終端等。
二、非柜面交易的需求與優勢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經濟的發展使得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選擇非柜面交易。客戶可以獲得更快捷、更安全、更方便的服務,同時銀行也可以通過非柜面交易提高自身管理效益,具體表現如下:
1. 更快捷:客戶不再需要親自到銀行辦理業務,非柜面交易可以極大地降低客戶跑腿的時間成本,并便于更好地協調和安排日常生活。
2. 更安全:客戶可以在家中或辦公室進行金融交易,減少可能的突發事件,提高交易安全性與私密性。
3. 更方便:客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金融交易,不受銀行營業時間、銀行位置等限制,更加方便。

4. 提高管理效益:銀行可以通過非柜面交易由人工向自動化、電子化轉變,提高客戶服務效率、節省人力成本、減少操作風險等。
三、如何合規開展非柜面交易?
1. 合規風控:銀行應該建立完備的客戶合規風控體系,充分驗證客戶身份信息,并對有風險的交易進行智能警示,多層保障客戶信息的安全性和交易的合規性。
2. 數據安全:建立龐大客戶數據分級管理、完善日志記錄體系、加強網絡安全保障等領域,充分保障客戶信息安全、反欺詐系統效率等。
3. 債權追索:完備抵質押品評估機制,確保客戶資產真實、有效性與秩序性,并建立規范貸款收回程序及提前收回預警機制,做到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風險可控。
4. 風險管理:以模型、監控為支架,加強對非柜面交易流程及資金流向的系統管理、監測、交叉度量,減少操作風險、系統性風險等。
四、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非柜面交易已經成為銀行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銀行需要根據自身發展和客戶需求,積極推進非柜面交易業務,在合規下,為客戶打造更好的服務體驗。只有在保證安全、穩定的前提下,銀行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客戶,也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長足的發展。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