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期貨交易所盧鋅合約一度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成為了當下熱議話題。其價格走勢作為目前全球現貨鋁價格的風向標,對于該行業內部人士和市場外的鋼鐵、有色、基建等相關行業的投資者來說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據了解,盧鋅合約成立于2015年11月份,從當時開始出現的瓶頸阻滯,到如今不斷創新的現金結算價格,每一步的調整都逐漸讓盧鋅合約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并成為了當前全球鋁行情的主導指標之一。而這也使得多個領域的企業紛紛開始試水盧鋅合約,以控制鋁材采購成本。

但是隨著美國政策的變化、中國環保修復廠家的關閉以及南美洲的低鋁庫存,市場對于現貨鋁市的趨勢也懷有一定的擔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考慮到鋁產品生產成本和進口成本的顯著差異,這就意味著市場未來盧鋅期貨和現貨行情疏離程度的擴大。
綜合來看,上海期貨交易所盧鋅合約雖是鋁市行情的風向標,但在未來的應用與推廣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外部環境、制度設計以及政策保障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為市場行情反映的功能。同時,鋼鐵、有色、基建等相關行業的投資者也需要不斷關注市場行情動態,科學合理地制定業務策略,把握鋁市的市場籌碼,實現更好的經濟回報。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