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出現歷史罕見的負數。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當前供大于求的局面。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和經濟停擺,石油需求量銳減,而產油國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再限制產量,必然引發供應過盛的后果。
首先,疫情的蔓延和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嚴重影響了全球石油市場。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但最初爆發疫情時,各省市停工停產,大規模限制交通運輸,以及關閉機場、火車站等公共交通設施,導致中國石油需求大幅下滑。之后,隨著疫情逐漸向其他國家蔓延,各國采取了嚴厲的防控措施,導致經濟活動停擺,工廠、車間停產,全球石油需求急劇萎縮。與此同時,OPEC+成員國之間達成的協議,原本旨在限制產量的協議在4月時到期,未能續簽,導致原油產量不斷攀升。
其次,俄羅斯和沙特等主要產油國通過無止境的產量競爭增加了市場供應。今年早些時候,由于新冠疫情引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OPEC+成員國就達成協議,減少原油產量以抑制價格下跌。然而,俄羅斯和沙特不愿繼續限制產油,因為這會使他們失去市場份額,從而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供應戰。

最后,長時間儲存原油需要巨大成本,而且儲存能力也有限制。以美國為例,除去石油儲備外,該國目前的石油儲存空間已幾乎達到飽和狀態,當地的儲存能力實際上已經出現飽和。如果持續虧損,則油廠將不得不考慮關閉生產線,原油庫存增加,最后導致價格進一步下跌。
總之,當前的低油價和石油價格負數主要是由疫情造成的全球需求下降以及生產國內部競爭和產能過剩導致的。由于石油市場的變化是不確定的,政府和企業都需要預存措施來應對可能帶來的影響。例如政府可以加大能源領域的投資,鼓勵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企業則應該注重降低產能和成本,并提高技術競爭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