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加重和新能源需求的提高,稀土元素逐漸成為了各國爭相搶奪的寶貴資源。今年以來,由于群眾走上街頭,停車、限行、節能等相關政策出臺,我國對磁鐵、釹鐵硼等用于制造節能環保產品的稀土元素需求量迅速增長。而這種需求的激增直接導致了稀土價格的大幅上漲。
有報告顯示,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的稀土品種都面臨著供需短缺的問題,同時,政策調整、生產管制、物流成本等因素也不斷為稀土價格上漲推波助瀾。而這樣的“暴漲”,是否需要我們警惕起來?或許我們需要知道,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但160多萬噸的年產量卻貢獻了世界85%以上的稀土供應,而另外15%也幾乎被掌握在了其他幾個國家的手中。如此不平等的供需格局,難免造成了中國的稀土出口受挫、價格被炒高等問題。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稀土價格上漲是一件壞事。在當前環保的大環境下,加大對新能源的投資和研發,或許才是我們不斷滿足自身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好方式。但同時我們也需要密切關注全球能源爭奪戰的走向,以及其所帶來的深遠影響。畢竟,隨著全球市場對稀土資源需求量的增長,我們是否還能如此從容地掌握稀土資源的開采與應用,抵御全球能源危機的到來,這都將成為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