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深,農產品貿易成為各國的重要物貿。其中,大豆作為眾多國家的主要進口農產品之一,在中國市場上更是占有重要地位。而如何提高美國大豆畝產,降低生產成本,就成了美國農民和政府關心的話題。
近年來,美國大豆畝產水平有了新突破:2018年,美國大豆畝產創新高達52.1蒲式耳,大大超過了中國、阿根廷等大豆主產國。這個消息無疑會對中國進口大豆市場產生影響,尤其在貿易戰緩和之際,中美農產品貿易如何恢復對抗前的良好狀態,也成了關注焦點。
為此,在大豆種植方面,美國政府加大投入,通過技術改良、優化種植結構等方式,提高了大豆畝產。相較于傳統種植方式,新型大豆種植技術更加智能化、可持續發展,同時在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量兩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整個種植周期中,從大豆播種到存儲,都需要用到新科技、新結構。

但是,隨著美國仍然在推行“美國優先”政策,貿易保護主義也持續加強,影響了中美關于大豆的貿易。自2018年7月份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中美貿易有所下降,并且中國進口大豆價格受到了一定影響。因此,如何加強中美之間對大豆的互補貿易,確保大豆市場穩定,成為擺在政府和農民面前的重要任務。
最后,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中國的主要進口農產品,大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兩國如何通過增加溝通、加強技術合作等方式,實現雙贏,將成為關注的重點。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