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國際原油價格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漲跌。2011年初期,庫存缺口、地緣政治局勢等多因素造成國際油價暴漲,最高達到每桶147美元。但2014年中后期,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和頁巖氣革命帶動美國油氣產能飛速上升,使得國際油價開始持續下跌。2016年初,國際油價跌至低點,僅為每桶27美元左右,比2011年的高點下跌超過80%。
那么,在這股起伏不定的波動之中,國際原油價格變化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
首先,需求端的變化是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最重要的因素。全球經濟的增長和消費水平等影響著石油需求量的增長。例如,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加速,導致它們對石油的需求迅速增長,推動了價格的上漲。

其次,供應也是原油價格大幅波動的重要原因。中東地區的不穩定局勢、北美頁巖氣的崛起、俄羅斯石油輸出的增加等都會對供應量產生影響。例如,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爆發引起了對中東市場供應的擔憂,曾經一度將國際原油價格推向每桶150美元的高點。
最后,國際政治和地緣風險也會對國際原油價格產生影響。如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石油需求銳減,油價也隨之下跌。而隨著伊朗核問題的緊張局勢,近年來涉及中東地區的政治問題又成為引發國際油價波動的主要因素之一。
總之,國際原油價格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價格也因此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波動。一個穩定的國際油價將給各國能源形勢帶來明顯改觀,而一路起伏的油價將給全球能源供給產業鏈帶來不可預期的風險。因此,國際社會需要借助有效防范和管控措施,維持一個穩定的國際油價市場。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