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個人征稅系統是什么?你好補交個稅在稅局系統怎樣操作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你好補交個稅在稅局系統怎樣操作
沒法操作,只能累計調整。你說的情況是屬于超過申報期的補繳稅款,只能到申報大廳去,并且要加收滯納金哦。
2,稅收征管兩個系統是什么
國稅系統和地稅系統,分別征管中央稅收和地方稅收學通信工程的女生,報山東萊蕪國稅局稅收征管系統操作與維護好些
3,現行個稅征收模式是什么樣的模式指的是什么呀
個人所得稅征收模式分三種:分類征收制、綜合征收制、混合征收制。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采用第一種模式,即分類征收制,將納稅人不同來源、性質的所得項目,分別規定不同的稅率征收,如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股息、利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等。是
4,什么是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要根據所得的形式來繳稅 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每月收入額 - 800元)×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適用稅率: 5%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計算公式: 年應納稅額=(納稅年度收入總額 - (成本+費用+損失))×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適用稅率: 5%至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計算公式: 年應納稅額=(納稅年度收入總額 - (成本+費用+損失))×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適用稅率: 5%至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計算公式: 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元)×20%; 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 ×(1-20%)×20%; ^^ 稿酬所得,按上述公式計算后應減征30% ^^ 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超過20000元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 財產轉讓所得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轉讓財產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 20%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 × 20%

5,什么是個人所得稅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的規定,個人取得下列所得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是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法,就是有關個人的所得稅的法律規定。個人所得稅分為境內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項內容: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其他所得為了減少貧富差距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國家為了增加收入,不交是違法的。就是你的個人收入必須有一定稅收,不交是違法的
6,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模式有幾種及優缺點
簡述征收模式及優缺點: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模式有三種:分類征收制、綜合征收制與混合征收制。 分類征收制,就是將納稅人不同來源、性質的所得項目,分別規定不同的稅率征稅; 綜合征收制,是對納稅人全年的各項所得加以匯總,就其總額進行征稅; 混合征收制,是對納稅人不同來源、性質的所得先分別按照不同的稅率征稅,然后將全年的各項所得進行匯總征稅。三種不同的征收模式各有其優缺點。 就第一種征收模式而言,其優點是對納稅人全部所得區分性質進行區別征稅,能夠體現國家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政策;缺點是對納稅人整體所得把握得不一定全面,容易導致實際稅負的不公平; 就第二種方式而言,可以對納稅人的全部所得征稅,從收入的角度體現稅收公平的原則,但它不利于針對不同收入進行調節,不利于體現國家的有關社會、經濟政策; 就第三種方式而言,集中了前面兩種的優點,既可實現稅收的政策性調節功能,也可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望樓主采納沈陽金蝶財務為您解答簡述征收模式及優缺點: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模式有三種:分類征收制、綜合征收制與混合征收制。 分類征收制,就是將納稅人不同來源、性質的所得項目,分別規定不同的稅率征稅; 綜合征收制,是對納稅人全年的各項所得加以匯總,就其總額進行征稅; 混合征收制,是對納稅人不同來源、性質的所得先分別按照不同的稅率征稅,然后將全年的各項所得進行匯總征稅。三種不同的征收模式各有其優缺點。 就第一種征收模式而言,其優點是對納稅人全部所得區分性質進行區別征稅,能夠體現國家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政策;缺點是對納稅人整體所得把握得不一定全面,容易導致實際稅負的不公平; 就第二種方式而言,可以對納稅人的全部所得征稅,從收入的角度體現稅收公平的原則,但它不利于針對不同收入進行調節,不利于體現國家的有關社會、經濟政策; 就第三種方式而言,集中了前面兩種的優點,既可實現稅收的政策性調節功能,也可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
7,個人所得稅是怎么征收
您好,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主要有二種: 一是代扣代繳,是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二是自行納稅申報, 1、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2、從中國境內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3、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應納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計算方法及稅率表 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20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至今) 應納稅所得額 - 扣除標準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的 不超過475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過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過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過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過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過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過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過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超過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二千元后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個人所得稅 1、本表含稅級距指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二千元后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說明 1 不超過5,000元的 不超過4,750元的 5 0 1、本表含稅級距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的余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2 超過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超過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過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過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過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過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超過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注: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勞務報酬所得適用) 級數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20000元的 不超過16000元的 20% 0 2 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過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過50000元部分 超過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表注: 1.表中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后(成本、損失)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勞務報酬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勞務報酬所得。 征稅內容 個人所得稅分為境內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項內容: 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四個方面: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二)、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也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個人所得稅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象、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所說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圖片、樂譜等能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的作品;“個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譯的作品等。個人取得遺作稿酬,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稅。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將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稅。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國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開始取消利息稅)、貨款利息和購買各種債券的利息。股息,也稱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據股份制公司章程規定,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利益。紅利,也稱公司(企業)分紅,是指股份公司或企業根據應分配的利潤按股份分配超過股息部分的利潤。股份制企業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的股票面額為收入額計稅。 財產租賃所得 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財產轉讓所得 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自有財產給他人或單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轉讓不動產和動產而取得的所得。對個人股票買賣取得的所得暫不征稅。 偶然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取得的所得是非經常性的,屬于各種機遇性所得,包括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含獎金、實物和有價證券)。個人購買社會福利有獎募捐獎券、中國體育彩票,一次中獎收入不超過10000元的,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10000元的,應以全額按偶然所得項目計稅。 其他所得 除上述10項應稅項目以外,其他所得應確定征稅的,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國務院財政部門,是指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截止1997年4月30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項目有: (一)個人取得“蔡冠深中國科學院院士榮譽基金會”頒發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榮譽獎金。 (二)個人取得由銀行部門以超過國家規定利率和保值貼補率支付的攬儲獎金。 (三)個人因任職單位繳納有關保險費用而取得的無償款優待收入。 (四)對保險公司按投保金額,以銀行同期儲蓄存款利率支付給在保期內未出險的人壽保險戶的利息(或以其他名義支付的類似收入)。 (五)股民個人因證券公司招攬大戶股民在本公司開戶交易,從取得的交易手續費中支付部分金額給大戶股民而取得的回扣收入或交易手續費返還收入。 (六)個人取得部分單位和部門在年終總結、各種慶典、業務往來及其他活動中,為其他單位和部門的有關人員發放現金、實物或有價征券。 (七)辭職風險金。 (八)個人為單位或者他人提供擔保獲得報酬。 個人取得的所得,如果難以定界是哪一項應稅所得項目,由主管稅務機關審查確定。 更多詳情請見:http://baike.baidu.com/view/118.htm 百度百科名片-個人所得稅不好意思,復制過來的,資源共享嘛。 個人所得稅屬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由地方稅務局來征收的。 個人所得稅包括很多種,分為:工資薪金,勞務報酬,偶然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特別要說明的是:個體工商戶的生產和經營所得繳納的也是個人所得稅,而不是企業所得稅。 下面是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 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任職或者受雇有光的其他所得。 不予征稅的有:獨生子女補貼,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托爾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獎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資性質的獎金,免稅獎金另有規定。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1,不超過500元的部分,稅率:5% ,速算扣除稅:0 2,超過500元的--2000元的部分 稅率:10% 速算扣除數:25 3,超過2000元--5000元的部分 稅率:15% 速算扣除數:125 4,超過5000元--20000元的部分 稅率:20% 速算扣除數:375 5,超過20000元--40000元的部分 稅率:25% 速算扣除數:1375 6,超過40000元--60000元的部分 稅率:30% 速算扣除數:3375 7,超過60000元--80000元的部分 稅率:35% 速算扣除數:6375 8,超過80000元--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10375 9,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15375 注:稅率表所列的所得額是在“每月收入額-800或4000元或北京是1200起征點”的基礎上所得出的金額。一些地方的起征點是不同的。要按照您們當地的規定。 2。勞務報酬所得: 使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實行加成征收。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對應納稅所得額額超過20000原值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征5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因此勞務報酬所得實際上適用20%,30%,40%的三級超額累進稅率。 勞務報酬所得使用的速算扣除數表: 1。不超過20000元的部分 稅率:20% 速算扣除數:0 2。超過20000元--50000元的部分 稅率:30% 速算扣除數:2000 3。超過50000元的部分 稅率:40% 速算扣除數:7000 3。偶然所得! 以每次收入為一次計稅依據。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4。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20%,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故其實際稅率為14% 計算公式如下: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 =(每次收入額-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 =每次收入額*(1-20%)*20%*(1-30%) 5。財產轉讓,特許權使用,股息紅利所得:20% 6。個體工商戶、承包戶: 不超過5000元的,稅率5% 速算扣除數:0 超過5000---10000元的部分,10%,250 超過10000----30000元的部分,20%,1250 超過30000----50000元的部分,30%,4250 超過50000元的部分,35%,6750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20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至今) 應納稅所得額 - 扣除標準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的 不超過475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過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過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過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過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過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過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過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超過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二千元后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個人所得稅 1、本表含稅級距指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二千元后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以上就是有關“個人征稅系統是什么?你好補交個稅在稅局系統怎樣操作”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