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什么是核銷壞賬?壞賬核銷是什么意思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壞賬核銷是什么意思
企業在清查核實的基礎上,對確實不能收回的各種應收款項應當作為壞賬損失,并及時進行處理。屬于生產經營期間的,作為本期損益;屬于清算期間的,應當作為清算損益。壞賬損失處理后,應當依據稅法的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進行核算。
2,核銷壞帳損失是什么意思
2002年末壞賬準備余額應為140*5%=7,當年核銷6萬,為保證余額為7萬,當年需要計提壞賬準備為4-6+X=7,算出X=9萬,2003年收回壞賬2萬元,但2003年的壞賬準備余額應為20*5%=1萬,則當年需要沖回壞賬準備9+2-X=1,則X=10萬。
3,核銷壞賬準備是什么意思
“核銷”=“減掉”就是當一筆應收賬款收不到了(如客戶倒閉),就得將這筆應收賬款核銷,即核對沖銷。計提壞賬準備,只是假定會發生壞賬先做準備;核銷壞賬準備,就是壞賬已經實際發生,處理損失。

4,呆壞賬核銷什么意思
確認損失,以后不再賬面上顯示了。但企業會有備查登記,如果有可能還會繼續追償。核銷后如果又追回的,恢復賬面記錄,將當時核銷的分錄沖回。核銷分錄:借:壞賬準備貸:應收賬款——某客戶沖回時相反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帳款。由于發生壞賬而產生的損失,稱為壞賬損失。當企業實際發生了壞賬,就需要對其壞賬進行核銷。資產負債表日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按管理權限經批準后作為壞賬,按應減值的金額轉銷應收款項。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等科目,同時,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損失 借:本年利潤 貸:資產減值損失等等。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5,什么叫核銷壞賬金額是不是以前的壞帳又收回了
是確定的已經不能收回的賬款1、即以前發生的債權,被認為已經無法收回,于是,在做賬中被處理為核銷壞賬。但現在,該筆款項又被收回。這就需要再次理行沖賬了。2、應收賬款初次確認的入賬金額并不意味著都能收回,由于債務人的種種原因,其中有一部分可能無法收回,對債權人來講是一種損失,即為壞賬損失。處理壞賬有兩種方法:(1)直接轉銷法。使用起來很容易,但它不能使收入與費用配比,因此僅在壞賬金額很小時才用。 (2)備抵法。此時,壞賬費用的金額取決于賒銷額的大小、信用部門的有效性以及收賬部門工作的勤奮程度。計提壞賬準備的分錄是: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實際發生壞賬(即核銷)時的分錄是: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 已核銷的壞賬準備又收回,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 貸:壞賬準備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初次確認的入賬金額并不意味著都能收回,由于債務人的種種原因,其中有一部分可能無法收回,對債權人來講是一種損失,即為壞賬損失。 因此賒銷既有利益又有成本。不愿意或不能立即付款購買商品的顧客可以賒購商品。這樣,隨著銷售額的增加,收入和利潤也會增加。同時,隨著賒銷的增加,銷售商的成本也會因某些賒銷客戶的貨款收不回來而增加。會計稱這種成本為不可收回賬款費用、可疑賬款費用或壞賬費用。 那么,我們怎樣確認這是一筆壞賬呢?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應收賬款屬于下列兩種情況時應確認為壞賬: (1)債務人破產或死亡,以其破產財產或遺產清償后仍無法收回時。從法律角度講,債務關系已不復存在了。 (2)債務人逾期履行其償債義務,且有明顯跡象表明無法收回。此時,從法律角度講,債務關系尚存在,但從經濟實質上講,債款已不能收回,會計上出于謹慎考慮,確認壞賬損失。 不可收回賬款費用的多少因公司而異,但是許多小零售企業可接受比大商店更大的賒銷風險。這是為什么呢?一方面是為了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因為小企業常與顧客有一種私人關系,在這種情況下,顧客更易付款。 會計上處理壞賬有兩種方法: (1)直接轉銷法。使用起來很容易,但它不能使收入與費用配比,因此僅在壞賬金額很小時才用。 (2)備抵法。此時,壞賬費用的金額取決于賒銷額的大小、信用部門的有效性以及收賬部門工作的勤奮程度。 對賒銷的企業而言,不可收回賬款的費用與薪金費用和折舊費用對企業的影響相同。壞賬費用(一種營業費用)必須加以計量、記錄和列報。 直接轉銷法下,公司要等到信用部門確定顧客的款項不可收回時,才對壞賬進行會計處理,確認為壞賬。在注銷某一客戶應收賬款的同時,把壞賬損失列為發生期的管理費用。 這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忽視了壞賬損失與賒銷業務的聯系:即在前期不反映潛在的壞賬損失,顯然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和配比原則,也容易使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應收賬款高估。 直接沖銷法應用起來十分簡單,如果壞賬損失金額不大,它也不會引起太大的錯誤。但它所產生的會計數據不夠準確。相比之下,備抵法是一種應用權責發生制計量壞賬費用的更好方法
以上就是有關“什么是核銷壞賬?壞賬核銷是什么意思”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