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什么是綠鞋期權?什么是綠鞋機制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什么是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也叫綠鞋期權(Green Shoe Option), 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8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這其中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就是俗稱綠鞋機制。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后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時采用過“綠鞋機制”發行。
2,什么是Green shoe provision
“綠鞋機制”也叫綠鞋期權(Green Shoe Option), 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8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這其中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就是俗稱綠鞋機制。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后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時采用過“綠鞋機制”發行。希望能幫到你,謝謝!我不會~~~但還是要微笑~~~:)
3,什么是綠鞋機制是期貨市場的嗎
你好!不是期貨市場的,是股票市場的,緣于新股發行。 "綠鞋"由美國名為波士頓綠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的俗稱,也叫綠鞋期權(Green Shoe Option)。 綠鞋機制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后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采用“綠鞋”可根據市場情況調節融資規模,使供求平衡。 綠鞋機制?哪里聽來的名詞啊!看空、看跌。

4,什么叫綠鞋期權
綠鞋期權(GreenShoeOp-tion),由美國綠鞋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慣例的做法是,發行人在與主承銷商訂立初步意向書(LetterofIntent)中明確,給予主承銷商在股票發行后30天內,以發行價從發行人處購買額外的相當于原發行數量15%的股票的一項期權。其目的在于為該股票的交易提供買方支撐,同時又避免使主承銷商面臨過大的風險。得到這項期權之后,主承銷商可以(而且事實上總是)按原定發行量的115%銷售股票。當股票十分搶手、發行后股價上揚時,主承銷商即以發行價行使綠鞋期權,從發行人購得超額的15%股票以沖掉自己超額發售的空頭,并收取超額發售的費用。此時實際發行數量為原定的115%。當股票受到冷落、發行后股價下跌時,主承銷商將不行使該期權,而是從市場上購回超額發行的股票以支撐價格并對沖空頭,此時實際發行數量與原定數量相等。由于此時市價低于發行價,主承銷商這樣做也不會受到損失。在實際操作中,超額發售的數量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一般在5%~15%范圍內,并且該期權可以部分行使。綠鞋期權的介紹 綠鞋期權是在股票一級發行市場發行者和主承銷者之間的承銷協議的一部分,學術上稱作超額配售選擇權,因美國綠鞋公司在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使用而得名。綠鞋期權是發行人賦予主承銷商的一項權利,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可以根據市場認購的狀況,在股票上市后的一段時間內通常為30天.
5,什么是綠鞋制度
“綠鞋機制”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8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這其中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就是俗稱綠鞋機制。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后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時采用過“綠鞋機制”發行。 來源 "綠鞋"由美國名為波士頓綠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的俗稱。綠鞋機制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后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采用“綠鞋”可根據市場情況調節融資規模,使供求平衡。 內容 指發行人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按同一發行價格超額發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 的股份,即主承銷商按不超過包銷數額115% 的股份向投資者發售。在增發包銷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 日內,主承銷商有權根據市場情況選擇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購買發行人股票,或者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分配給對此超額發售部分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主承銷商在未動用自有資金的情況下,通過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可以平衡市場對該股票的供求,起到穩定市價的作用。 “綠鞋機制”也叫綠鞋期權(Green Shoe Option), 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8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這其中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就是俗稱綠鞋機制。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后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時采用過“綠鞋機制”發行。 "綠鞋"由美國名為波士頓綠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時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的俗稱。綠鞋機制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后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采用“綠鞋”可根據市場情況調節融資規模,使供求平衡。 國壽或將啟動綠鞋機制它的功能主要有:承銷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可以擇機按同一發行價格比預定規模多發15%(一般不超過15%)的股份。 這一功能的體現在:如果發行人股票上市之后的價格低于發行價,主承銷商用事先超額發售股票獲得的資金(事先認購超額發售投資者的資金),按不高于發行價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買入,然后分配給提出超額認購申請的投資者;如果發行人股票上市后的價格高于發行價,主承銷商就要求發行人增發15%的股票,分配給事先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增發新股資金歸發行人所有,增發部分計入本次發行股數量的一部分。 顯然,綠鞋機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穩定新股股價的作用。因此,今后對于可用綠鞋機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內,其快速上漲或下跌的現象將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價格波動會有所收斂。綠鞋機制穩定股價的作用原理 超額配售選擇權是指發行人在股票上市后一段時間內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按照慣例,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按同一發行價格超額發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的股份,即主承銷商按不超過包銷數額115%的股份向投資者發售。 在本次增發包銷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內, 當股票股價上揚時,主承銷商即以發行價行使綠鞋期權,從發行人購得超額的15%股票以沖掉自己超額發售的空頭,并收取超額發售的費用。此時不必花高價去市場購買,只需發行人多發行相應數量的股份給包銷商即可。實際發行數量為原定的115%. 當股價下跌時,主承銷商將不行使該期權,而是從股票二級市場上購回超額發行的股票以支撐價格并對沖空頭(平倉),以賺取中間差價。此時實際發行數量與原定數量相等,即100%。由于此時市價低于發行價,主承銷商這樣做也不會受到損失。 前面說得繞來繞去,其實完整的綠鞋機制有很多種條件,最后結局也不同。我只舉例說一個在中國市場上最常見的情況:在中國,股票發行一級市場申購階段,承銷商就先多發行15%的股票。中國市場還沒有發行失敗的先例,一級市場申購者往往都會超額認購,所以多發的這些股票通常都能賣出去。然后承銷商將其中15%的股票扣下來暫時先不給戰略配售者(承銷商已經收到錢了,所以只是名義上不給,實際上,這些戰略投資者反正有禁售期限制,所以也不在乎晚30天后才到手)。等到股票上市后,只要股票價格不跌破發行價,over,憑空多發了15%的股票,上市公司和承銷商皆大歡喜。如果跌破發行價,承銷商要從市場上買回最多15%的股票予以注銷。這個時候要從上市公司和承銷商到嘴的肥肉里再往回掏,所以承銷商和上市公司都會盡力避免股價跌破發行價的。但是,如果萬一真的市場形勢不好,承銷商認為大勢已去,破發不可避免,那么承銷商會盡可能用低價買回那15%的股票,這中間的差價就是承銷商自己賺的。綠鞋機制里沒有一條說,承銷商必須按照發行價——就是通常所說的“護盤”——去買15%的股票。 中國人壽或將啟動綠鞋機制國際市場幾乎每個新股發行都有綠鞋。在實際操作中,超額發售的數量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一般在5%~15%范圍內,并且該期權可以部分行使。 同時,承銷商在什么時間行使超額配售權也存在一定變數。 行使超額配售權,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可以多融入資金,對于承銷商來說,則可以按比例多獲得承銷費,利于新股的成功發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投資者利益。因而是多贏的安排。 還有一個附加效果是,超額配售的股票一般會配售給與承銷團關系密切的投資者,由于配售價格與發行價一致,并低于市場價,投資者有利可圖,主承銷商也可借此進一步鞏固與各財團的關系。 在許可賣空的情況下,如果超額配售未獲發行人許可,則被稱為"光腳鞋"(Bare Shoe),一旦股票上市后股價上漲,包銷商就必須以高于發行價的價格購回其所超額配售的股份,從而遭受經濟損失。 綠鞋機制對我國市場的積極作用 綠鞋機制的形成和運用,是市場化發行方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為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狀況而出現的,是發行人和主承銷商適當調節發行規模,減少新股上市波動而建立的一種技術安排,是對國內市場迅速變化的發行方式的有效完善和補充。 首先,在股份上市后一定期間內對股票價格起到維護穩定作用。 股票上市后,當投資者熱捧,股價上揚,承銷商便可使用綠鞋機制,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股票供給量增加,平抑了多頭市場股價的持續上揚,甚至使股價下移,接近發行價。當投資者反映不佳,股價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又可動用綠鞋機制所籌的資金從二級市場購買發行人股票,股票需求量增加,阻止了股價的持續下跌,甚至使價格上移,接近發行價。這樣使得一級市場發行的股票供給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增加了股票的市場流通性,從而使價格發現過程更加平穩,減小了新股上市后的波動,維護了股價的穩定。 其次,主承銷商的承銷風險會有所降低。 市場化發行使主承銷商暴露在更大風險下。發行價格是考驗主承銷定價水平的一項高智能工作,需要發行人與主承銷商適應市場的迅速變化。發行定價過高將導致主承銷商承受經濟損失。當運用綠鞋機制,在行使期內,若上市后供不應求,股價高漲,承銷商當然無須回購超額配售的股票;而若發行定價過高,市場出現認購不足,股價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則可用超額發售股票所獲資金,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中按不高于發行價的價格回購新股,發售給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使得股價上移,形成了對股價的一定支撐作用。因此大多數情況下股價會在接近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上運行,股價跌破發行價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這就減少了主承銷商當初判斷失誤而可能造成的損失,使其承銷風險有所釋放,提高了主承銷商調控市場、抵御發行風險的能力,維護了發行人及主承銷商形象,保證發行成功。 中國工商銀行A+H發行再次,上市公司將獲得更多的籌資量。 目前我國股市一級市場新股發行供不應求,二級市場股價多數上揚。這種情況下,運用綠鞋機制,主承銷商便可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從而發行人可獲發行此部分新股所籌集的資金。這使發行人的融資數量彈性化,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機會。 最后,抑制一級市場投機氣氛,減少二級市場波動。 目前我國巨額資金滯留囤積在一級市場進行新股申購,市場投機氣氛嚴重,不利于我國證券市場穩定發展。實施綠鞋機制的新股發行量可比沒有實施時多15%,這有利于承銷商根據市場具體情況,作出相應決策,或要求發行人增發新股,或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靈活性強,可逆性強。一方面,利于平抑二級市場股價漲跌,促使二級市場股價與一級市場新股發行價接軌,縮小一、二級市場的差價,對一級市場新股申購的資金起到一定疏導作用,客觀上起到了抑制一級市場投機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利于多頭及空頭市場股價的穩定,減小股指的波動,有利于大盤的穩定及股市的平穩發展。
以上就是有關“什么是綠鞋期權?什么是綠鞋機制”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