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美聯儲退出qe是什么意思?美國退出qe是什么意思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美國退出qe是什么意思
就是大量的印刷鈔票,使貨幣貶值
2,美國退出qe是什么意思
量化寬松政策。說白了就是大量印鈔票,以使貨幣貶值,促進經濟發展。就是美國不會印鈔票來注入銀行!!如果不退出qe美元就會貶值!
3,美聯儲的退市是什么意思停止qe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 美國在金融危機期間三次向市場注入過多的美元支撐經濟,現在美國經濟數據有所好轉,顯示經濟復蘇態勢,原來在市場過多的錢要想辦法收回來,不然那些錢就會在市場中產生很大的負面的效益,所以收回之前投入的過多美元,就是退市。

4,美國為什么要退出qe
從2008年美國開始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來,傳導在第一個環節比較有效,拯救了困頓中的金融機構,從而避免了金融系統性危機的爆發。當經濟體系出現因信用崩盤而導致的流動性枯竭時,央行通過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直接將貨幣注入到經濟體尤其是金融機構中,會及時有效地補充流動性,避免金融恐慌。這也是中央銀行作為一個經濟體系“最后貸款人”功能的體現。美國前兩輪量化寬松政策(QE1、QE2)的實施主要起的就是上述作用。 然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在第二和第三環節的傳導并不通暢,對實體經濟復蘇的作用十分有限。量化寬松雖然可以繞開或打通傳統傳導機制,將流動性注入到企業居民手中,但企業居民進行投資消費的最后一步,央行卻永遠無法直接干涉。因此,流動性能否對實體經濟起到刺激作用,還是要看社會公眾對前景的預期。當流動性陷阱出現的時候,由于對經濟前景的悲觀,再低的利率也不想借錢進行生產經營。同樣,即使有很寬裕的資金也不會進行生產經營,因為沒有利潤的預期,寬裕的資金會投向金融市場以博取收益。美國2012年9月啟動的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增加的流動性,很多以超額準備金的形式滯留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并未形成信貸進入實體經濟。因此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難以帶來實體經濟增長。 美聯儲重申維持超低利率,就是擔心放緩資產購買計劃和提高利率帶來負面的財富效應。因為美聯儲很清楚,量化寬松的意義僅僅是增加流動性,促進資產價格上漲,以財富推動增長。而這顯然不能持續讓美國經濟增長,美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實體經濟的復蘇與發展問題。 美國用貨幣制造了相當大的需求,卻沒有形成通貨膨脹,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很大一部分資金流向了金融市場,而沒有推動實際需求和GDP的增長。盡管今年下半年美國GDP出現復蘇,就業出現改善,而實際上,從2008年~2013年,實體經濟經歷了漫長的去杠桿化和去庫存化,經濟周期本身的規律也能解釋這種復蘇。如果未來美國實體經濟沒有出現本質改善,企業仍不會投資,持續過度充裕的貨幣流通在銀行系統和金融市場之間的結果就是通縮。 目前來看,美國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確定性。美國12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54.4,低于預測值0.6個百分點,數月來的CPI數據則更是與2%的目標相去甚遠。作為縮減QE規模主要依據的美國失業率數據,從9月以來也經歷了7.2%、7.3%、7%的變化,整體呈現出波動中下降的格局。就美國而言,貨幣政策仍保持著寬松的基調,而且小幅的縮減規模,有利于資金回流美國,推動經濟復蘇。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聯儲每月削減100億美元如此溫柔的“一刀”,正是因為美國經濟的真實狀況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此時提出縮減,更多表明了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復蘇有信心。畢竟,在信心關乎國家經濟發展命脈的今天,其導向性意義是不言而喻的。量化寬松(qe:quantitative easing)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也稱為間接增印鈔票。 特點:量化寬松目標是鎖定為長期的低利率,所購買債券不僅金額大而且周期長。一般來在實施超低利率政策無效后,央行才使用這種極端方法。 性質:量化寬松本質上是央行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但不同于法定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三大常用工具,比較相似于公開市場操作,但是量化寬松基本上是央行單向持續買入債券,持續提供流動性。1.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產生雙重影響。qe退出將導致美元升值,由于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鉤,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較小,可能導致人民幣有效匯率上升,不利于我國的出口。但是qe退出的前提是美國經濟增長好轉,中國的外需也會因美國經濟增長改善而得益。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再工業化會可能沖淡一些對出口方面的正面效果。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與美元掛鉤,美元升值將使得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因此對我國進口是有益的。2.面臨一定的國際“熱錢”流出壓力。美國退出qe,資金會呈現總體上流向美國的趨勢,這也會使我國資金流向發生一些轉變,短期內面臨熱錢流出風險。總體上,我國不存在大規模的“熱錢”流出入狀況,且動因主要是對中國經濟前景所吸引,不是簡單由qe造成的。美國qe退出“熱錢”有所流出,可以舒緩人民幣升值壓力,甚至出現某種程度貶值,可提高中國外貿出口的競爭能力。不僅如此,“熱錢”減緩涌入國內,還會相應減輕央行外匯占款的釋放壓力,宏觀調控尤其是貨幣政策的空間增大。3.可能加劇國內流動性壓力。近年來,外匯占款的持續增加是我國流動性充裕的主要因素,美聯儲退出qe,熱錢有可能短期內從國內流出,從而加劇我國境內市場的流動性壓力;美國國債利率上行、人民幣升值預期轉向是影響中國國內國債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隨著美聯儲啟動qe退出,這種趨勢會進一步強化,加劇國內流動性壓力。4.對我國外匯儲備產生多重影響。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已接近4萬億美元,其中美元資產占較大份額。美聯儲退出qe將會對我國外匯儲備產生影響,既有利的方面,又有不利的方面。有利的方面表現為美元升值,美國股票、不動產市場的上漲動力將增強,從而提高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的購買力與投資回報;不利的方面主要體現在美國債券收益率的上升將導致我國持有的長期債券資產價格大幅下跌,使外匯儲備“縮水”。
5,美聯儲的縮減QE是什么意思
QE(Quantitative Easing)是“量化寬松”的簡稱,主要是指美聯儲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的干預方式。那么縮減QE就是指美聯儲減少向市場購買債券的規模,從而達到減少貨幣的投放量。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一般來說,只有在利率等常規工具不再有效的情況下,貨幣當局才會采取這種極端做法。量化指的是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松就是減少銀行儲備必須注資的壓力。所謂“量化寬松”,或稱定量寬松,是指由央行提高銀行準備金。事實上所有的央行量化寬松都涉及到資產購買——主要是回購政府債券,以及出售這些資產給央行的銀行準備金賬戶。央行調控經濟的常用工具是通過利率,以及創造儲備以降低短期信貸市場的利率,特別是儲備市場,也被稱為聯邦基金市場。但是,截至2008年12月,美聯儲已經創造了足夠的儲備來推動聯邦基金利率下降到零的水平,這是聯邦基金利率所能達到的最低水平。一旦到達這一水平后,如果想進一步寬松政策,美聯儲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加儲備,而這對短期利率并不能產生進一步的影響。因此,量化寬松政策是指央行在短期利率處于或接近零時增加儲備的政策。量化寬松政策,其實就是通過印鈔票來增加流動性,希冀由此達到刺激就業、加快復蘇步伐的目的。美聯儲在第一輪量化寬松(q e1)中,將其資產負債表由8800億美元擴大至2 .3萬億美元,此舉穩定住了金融市場,拯救了銀行業,但是對就業、消費的幫助卻不大。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倒閉后,美聯儲就趕忙推出了第一次量化寬松政策。在隨后的三個月中,美聯儲創造了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儲備,主要是通過將儲備貸給它們的附屬機構,然后通過直接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些超過法律規定的儲備都是銀行自愿持有的。銀行愿意持有這些超額儲備,是因為它們想向監管者和投資者表示他們有足夠的流動資產來彌補潛在的貸款損失或滿足任何其它的流動資金需求。這個在2008年底創建這些超額準備金的過程,通常被稱為第一次量化寬松(qe1),其關鍵的目的在于穩定銀行體系。這些超額儲備使得銀行不必通過貸款來恢復其流動性。量化寬松政策,其實就是通過印鈔票來增加流動性,希冀由此達到刺激就業、加快復蘇步伐的目的。美聯儲在第一輪量化寬松(q e1)中,將其資產負債表由8800億美元擴大至2 .3萬億美元,此舉穩定住了金融市場,拯救了銀行業,但是對就業、消費的幫助卻不大。2011年11月3日,新的一輪量化寬松政策(qe2)即將登場。qe2的一個特點,是與就業情況掛鉤。伯南克認為失業率回落到5.5%才算經濟恢復正常,而目前美國的失業率高達9.6%。以美國的結構性失業狀況看,筆者認為美國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將就業市場拉回到5.5%的失業率,而且這個過程可能遠遠超過三年。這意味著q e2可能不設時間限制,需要多久便做多久,避免自縛手腳。q e2的另一個特點是,以管理通貨膨脹及通脹預期為政策目標之一。央行以穩定物價為第一要務,通常出招抑制通貨膨脹。然而目前美國核心通脹幾乎為零,并有通縮壓力。聯儲鼓勵通脹,一則減輕債務負擔,二則逼迫消費。伯南克本人并不贊成設立明確的通脹目標,但是美聯儲鼓勵通脹意味著美國貨幣當局并不介意弱化美元以及由此導致的輸入型通貨膨脹。QE(Quantitative Easing)是“量化寬松”的簡稱,主要是指美聯儲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的干預方式。那么縮減QE就是指美聯儲減少向市場購買債券的規模,從而達到減少貨幣的投放量。拓展資料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一般來說,只有在利率等常規工具不再有效的情況下,貨幣當局才會采取這種極端做法。量化指的是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松就是減少銀行儲備必須注資的壓力。所謂“量化寬松”,或稱定量寬松,是指由央行提高銀行準備金。事實上所有的央行量化寬松都涉及到資產購買——主要是回購政府債券,以及出售這些資產給央行的銀行準備金賬戶。央行調控經濟的常用工具是通過利率,以及創造儲備以降低短期信貸市場的利率,特別是儲備市場,也被稱為聯邦基金市場。但是,截至2008年12月,美聯儲已經創造了足夠的儲備來推動聯邦基金利率下降到零的水平,這是聯邦基金利率所能達到的最低水平。一旦到達這一水平后,如果想進一步寬松政策,美聯儲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加儲備,而這對短期利率并不能產生進一步的影響。因此,量化寬松政策是指央行在短期利率處于或接近零時增加儲備的政策。量化寬松政策,其實就是通過印鈔票來增加流動性,希冀由此達到刺激就業、加快復蘇步伐的目的。美聯儲在第一輪量化寬松(Q E1)中,將其資產負債表由8800億美元擴大至2 .3萬億美元,此舉穩定住了金融市場,拯救了銀行業,但是對就業、消費的幫助卻不大。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倒閉后,美聯儲就趕忙推出了第一次量化寬松政策。在隨后的三個月中,美聯儲創造了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儲備,主要是通過將儲備貸給它們的附屬機構,然后通過直接購買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些超過法律規定的儲備都是銀行自愿持有的。銀行愿意持有這些超額儲備,是因為它們想向監管者和投資者表示他們有足夠的流動資產來彌補潛在的貸款損失或滿足任何其它的流動資金需求。
以上就是有關“美聯儲退出qe是什么意思?美國退出qe是什么意思”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