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什么叫農村失地農民?失地農民判定的標準是什么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所謂失地農民是指因政府公共建設需要,征收農民的承包地,導致農民全部或者部分失去承包土地造成生活來源困難的就叫失地農民。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其實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已經試點了幾年,2019年正式將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寫入《土地管理法》,從2020年起,國家征收農民承包地的,農民除了依法享受征地補償外,還要增加一項就是失地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旨在確保農民土地被征收后,老來應當擁有的生活保障,即養老保險。
1、什么叫失地農民?是否有年齡限制?
什么叫失地農民?是否有年齡限制?在過去,土地意味著就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失去了土地當然就會失去了生存的依賴,現如今卻不同了,農民除了種地之外,還有更多的就業謀生崗位。什么叫失地農民?失地農民就是失去了土地的農民,更準確的來講,農民人均耕地面積低于0.3畝的農民,就屬于失地農民,這個目前還似乎沒有年齡上的核準準則,
農民失地的原因,也是隨著當今經濟的發展,農民的土地被工業建設所占據,農民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但從今后就失去了原有賴以生存的土地。就是說農民除了能拿到的一定經濟補償外,還要選擇其他的就業崗位工作謀生,這對于一些大城市周邊的失地農民來說,就有相對多的就業崗位,還能夠有相應的生活保障,但是對于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失地農民來說,就處于“種田無地、就業無崗、保障無份、創業無錢”的尷尬之中了,這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失地農民群體。
2、失地農民判定的標準是什么?
所謂失地農民是指因政府公共建設需要,征收農民的承包地,導致農民全部或者部分失去承包土地造成生活來源困難的就叫失地農民,首先、政府要征收農民承包地。也就是說,失地農民成立的首要條件是政府征收了自己的承包地,從而導致自己失去部分土地或者全部失去土地,政府沒有征收自己的承包地失去土地的農民或者沒有土地的農民不能認定為失地農民。
其次、政府征收集體土地不能認定個人為失地農民,題目中提到,政府因城市建設需要,佂收了村集體土地,農民不被認定為失地農民合理嗎?這肯定是合理的,征收集體的土地,征收補償歸集體所有,但個人不能以集體土地被征收為由說自己是失地農民,失地農民只針對農民個人的承包土地被國家征收。如果征收集體土地就要認定為失地農民的話,全村人都是失地農民了,全村人都可以買失地保險,這是不可能的,失地農民只針對政府征收農民個人的全部承包地或者部分承包地的情況,
再次、失地農民不光享受征地補償還享受失去土地的社會保險補貼。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其實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已經試點了幾年,2019年正式將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寫入《土地管理法》,從2020年起,國家征收農民承包地的,農民除了依法享受征地補償外,還要增加一項就是失地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旨在確保農民土地被征收后,老來應當擁有的生活保障,即養老保險,

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一般來說費用都是從征地補償款中扣繳,但繳費標準會有一定補助。我岳母也是失地農民,繳費39800元,辦理退休的時候社保返還13000元,實際自己只繳26800元,退休待遇每月1000多點,基本上達到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最低待遇標準,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要高,還是比較劃算的,總之,失地農民判定的標準是政府征收自己的承包地,政府征收集體土地不能將個人認定為失地農民。
3、農村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是怎么回事?該怎么申請?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1.剛好之前我負責了這一塊的工作,我想我還是有發言權的。在我們這里是叫做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分為社保和農保,顧名思義,你的家里只有是被征購了你的土地,你才有資格參加這個養老保險。而且我們這里是在江西最早提出這一個概念,在2014~2015年就提出來了,然后前期的被征地農民資格認證是在2016~2017年的時候,
在這個時間段,資格認證就全部完成了。然后在2017~2018就全面已經在購買這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了,但這項工作一直在延續,現在每一年年底都會有村民參加這個保險,2.這個保險最主要的一個字就是資格認證,每一戶人家按人頭來看,人均不足0.3畝。然后還要提供當時征購田地的一些政府文件,以及征購協議付款憑證等等。
以上就是有關“什么叫農村失地農民?失地農民判定的標準是什么”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