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視覺中國怎么上市?視覺中國作為一家商業公司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視覺中國”中,其使用“中國”一詞,明顯違反了相關規定。視覺中國創立于2000年6月,是一家視覺影像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對視覺中國這種流氓版權,其實在之前也有一些行業知名人出來指責過,但視覺中國仍然無拘無束,說到視覺中國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熟悉,只是最近一段時間因為黑洞照片版權事件,再次把視覺中國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1、視覺中國是怎樣的公司?
國家的管理部門要嚴檢查,很多是不該存在必須清除。我們平民百姓,去參與鞭撻各種邪惡現象,是因為它涉及了人民的利益和切身利益,才提起筆訴它,看不下去而噴它!政府各管理機構才是要提個弦的,別讓各種不良分子鉆空子,做壞事!黑洞,因為黑洞的出現,才使“視覺中國”野蠻橫行邪門暴露于大眾廣庭之下!天之大幸!民之大幸!國之大幸!感謝黑洞的發現與推出!。
2、視覺中國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可以用“中國”這個專有名稱嗎?
2018年11月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起草公布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條例》,其中第十四條明確規定:除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企業外,企業名稱不得冠以“中國”、“中華”、“中央”、“全國”、“國家”、“國際”等字詞,在名稱中間使用“中國”、“中華”、“全國”、“國家”等字詞的,該字詞應當是行業的限定語。使用境外出資人字號的外商獨資企業、外方控股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在名稱中間使用“(中國)”字詞,
“視覺中國”中,其使用“中國”一詞,明顯違反了相關規定。只不過,這個《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在后,包括之前工商部門頒布的“規范使用行政區劃”作為企業名額的相關規定,也都沒有被嚴格執行,以新的行政管理法規,規范舊的、已有的企業行為規范,顯然也不合理合法。今后,新成立的企業,其稱必然會更為規范,再也不會出現像“視覺中國”之類的商業公司名稱,
視覺中國、全球視野之類的圖像企業,靠經營版權賺取利潤,也養活了一大幫圖像創作者,這種經營模式本來無可厚非,反而在規范自媒體創作中無序使用圖像、侵犯圖像創作者版權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中,起到了極好的保護作用。只不過,好經讓歪嘴和尚念錯了而已,視覺中國之類60%以上的收益,靠打官司、調解“訛詐”,在維權的同時,又不斷侵權,把國旗、國徽、企業LOGO等作為自己撈錢的資源,把許多作者并沒有版權要求的圖像,作為自己的資源,打著維護版權的名義,侵犯別人的合法權益,還將自己放在了一個道德高點,害得人報發文章,都不敢配圖,本來應該是為圖像傳播保駕護航,反而成為了絆腳石。

3、靠著圖片“敲詐勒索”的視覺中國,為何市值可以達到176億元呢?
一家靠打官司做到176億市值的企業,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奇葩的現象,而且視覺中國到底是怎么成功上市的?我覺得這里面還有待研究,說到視覺中國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熟悉,只是最近一段時間因為黑洞照片版權事件,再次把視覺中國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但對于一些互聯網企業或者是自媒體來說,大家對視覺中國應該不陌生,這個搞流氓版權來賺錢的企業讓很多企業吃了不少虧,
我先來說下我一個真實的經歷吧。之前,我們在運營過程中,網站還有公眾號,曾經不經意的用到過視覺中國一些張照片,當時我們根本不知道這些照片是有版權的,因為網上到處都是也沒有標注來源的地方或者是屬于哪個機構的版權,所以我們就隨便用了,這些照片使用時間是2016年初左右,但是到了2018年,就連續收到了視覺中國(漢華易美)的多份律師函。
后來我們才知道那些照片是視覺中國的版權,按理來說我們使用了別人的版權照片,給別人付一定的費用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很可惡的是視覺中國卻張開血盆大口,一張照片要1萬塊錢的版權費,按照他們的標準,我們用了二十幾張照片,差不多要付30萬塊錢的版權費,而這些照片版權費在其他平臺上,一次性購買單張照片的價格也就幾十塊錢,最多也就幾百塊錢,
后來我們沒有同意視覺中國的索賠要求,而是走法律程序,結果判決書下來之后,很多照片因為視覺中國提供不出有效的證據,所以就沒有支付相關的費用。但視覺中國能提供證據的幾張照片,法院最終的判決結果也是一張照片3000多塊錢,這跟敲詐勒索其實沒有什么區別,目前被視覺中國給坑企業不在少數,視覺中國創立于2000年6月,是一家視覺影像產品和服務提供商。
以上就是有關“視覺中國怎么上市?視覺中國作為一家商業公司”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