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貨幣與金融是什么?金融與貨幣的本質是什么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無論何時何地,通脹都是一種貨幣現象。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理論上講,任何商品都可以成為貨幣,但從交易的角度上來其結果必然是向靠攏品質一致,性質穩定可靠,容易衡量、分割、保存,產量比較穩定的東西,金屬貨幣尤其是黃金白銀就順理成章。
1、金融與貨幣的本質是什么?
貨幣貨幣的本質就是商品。理論上講,任何商品都可以成為貨幣,但從交易的角度上來說,其結果必然是向靠攏品質一致,性質穩定可靠,容易衡量、分割、保存,產量比較穩定的東西,金屬貨幣尤其是黃金白銀就順理成章,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它與一般等價物的區別:一是產生的時間不同,一般等價物產生在前,貨幣產生在后。二是一般等價物在時間、地域、材料的質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貨幣是由金銀固定地充當的,
2、金融和房子的關系是什么?
謝邀!長久關注我的網友大都知道,這個問題我就早反復詳談了,如請搜“高房價七宗罪陳思進”,溫故而知新。不過,恰好最近有位國內的房地產經濟學家發了條微博:“【房地產是實體經濟,不是虛擬經濟】房地產就是實體經濟,而且是最大的實體經濟”引發熱議,那我就再談一下吧,首先提一下,美國自從采用了“凱恩斯 弗萊德曼之道”之后,雖然避免了經濟危機了,但周期性的金融危機經常發生,其中,除了二次是由是由石油危機引發的,絕大多數都和房地產相關。
回顧一下之前那次從美國次貸危機到全球金融海嘯吧,那次美國的金融風暴引發了全球股市暴跌,中國股市也出現大幅度下跌,中國A股上證股指由2007年10月16日觸頂達到6124點后飛流直下,2008年9月18日曾跌至1802點。至今仍在3000點以下盤桓,2008年11月,中國政府原因金融海嘯造成的嚴峻形勢,實施4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意味著改革開放30年來一直以出口拉動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開始轉變為以內需拉動為主;帶來了2009年GDP增長9.1%的微型反彈,也帶來去年10.3%的高增長。

過去兩年對世界經濟可以說基本上1/4的增長來自于中國,同時中國經濟的經濟結構產生了變化,外貿順差已經從占GDP比重從危機前的10%左右降到2010年的3%左右;預測2010年的外貿順差能夠進一步降到2%左右;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人民幣升值,而是勞動用工成本在上升,農村勞動力的純收入首次超過城市,勞動工資每年在17、18、19、20%的速度在上升,這是經濟結構調整最佳的方式。
4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按當時的匯率來算,達5800億美元,占本國GDP的比重,遠高于美國,乃至任何一個受危機打擊最深的國家,加上開發銀行的貸款,實際上加起來達到9.6萬億人民幣,再加上商業銀行的8-10倍的乘數效應,共計幾十萬億這么大的信用膨脹,推高了本已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帶來了通貨膨脹。就像貨幣學派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說的那樣:無論何時何地,通脹都是一種貨幣現象,
這是及時下猛藥造成了后遺癥。進而進行宏觀調控,實施緊縮政策,治理肯定要付出痛苦的代價,這就是說,美國是病人,但是中國吃的藥甚至比美國吃的藥還猛烈。圖:金融風險的傳遞路線金融海嘯影響之大,在于資本市場的中間圓圈部門被發現充滿弊端圖中一級市場指發行市場,二級市場指交易市場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2009年4月21日在“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估計,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全球金融機構在2007年至2010年期間面臨的損失約為4.1萬億美元,其中源自美國的資產損失為2.7萬億美元,源自歐洲為1.2萬億美元,源自日本為1490億美元,
這些數目中,全球金融損失有61%將由銀行承受,金額約達2兆4700億美元,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將承擔其余損失。而且對金融體系的損害將持續良久,至今遺禍累累,余波迭起,2010年至今,屬后金融危機時期,較前兩年的沖擊相比有所緩解,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仍舊不容樂觀,美國的樓市實際上比第二輪量化寬松實施之前還要差。
以上就是有關“貨幣與金融是什么?金融與貨幣的本質是什么”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