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不少網友在網上搜索個人生產經營所得c表是什么意思?生產經營所得的概念這類內容,所以小編也是為此幫大家整理出了下面這些相關的內容,不妨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1,生產經營所得的概念
生產、經營所得是指從事物質生產、交通運輸、商品流通、勞動服務以及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認的其他營利事業取得的所得。 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租金、轉讓各類資產、特許權使用費以及營業外收益等所得。
2,通用申報表中的個體戶生產經營所得與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
在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表中填報!你仔細看下,在通用申報表中的個人所得稅,稅目是工資薪金所得,是單位代扣代繳員工工資薪金時填報的!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生產經營所得及減免稅事項有關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28號)附件1:《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的規定:“本表適用于個體工商戶、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者、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和合伙企業合伙人在中國境內取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或“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月度(季度)納稅申報。合伙企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自然人合伙人的,應分別填報本表。”

3,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個人稅率表到底是哪個
1.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及相關稅收政策,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的規定,計算填報納稅人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和附列資料等有關項目。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及應納所得稅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應當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稅法規定不明確的,在沒有明確規定之前,暫按企業財務、會計規定計算。2. 個人稅率表中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成本、損失)后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 個人稅率表中含稅級距適用于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 故個體工商戶應交個人所得稅的計稅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5. 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15000元的 5 2 超過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35 (注: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以上就是有關“個人生產經營所得c表是什么意思?生產經營所得的概念”的主要內容啦~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